近日,省工信廳公布的2024年海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名單中,全省共101家企業上榜,其中海口企業占43家。海口本土企業“攀高逐新”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質生產力積厚成勢的發展成色。
“種子”萌芽,“瞪羚”高躍。海口扎實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以全生命周期服務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為培育具有海口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凝聚創新發展強動能。
在位于海口國家高新區藥谷工業園的海口天行健藥物研究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實驗人員對注射用尼可地爾進行實驗。記者 孫士杰 攝
研發上新 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7月3日上午,位于海口國家高新區藥谷工業園的海口天行健藥物研究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早早進入了忙碌模式。穩定性留樣室內,六臺藥品穩定性實驗箱不間斷運轉,通過模擬不同溫度、濕度的環境,對新藥進行最長36個月的質量穩定性考察。
“注射用尼可地爾是我們耗時六年研發的三類化藥,自2018年立項以來,我們僅凍干工藝就進行了不下百次實驗,最終成功將生產工序從通常的五步縮短到三步,使得產品質量更加可控,預計四季度將實現量產上市。”企業副總經理凌秀才告訴記者,自落地高新區以來,該企業一直致力于開發擁有自主產權的藥物和原料藥,如今已獲得藥品注冊批文12個,取得實用新型專利18個,企業向“新”力持續增強。
以創新研發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還有齊魯制藥。“二季度以來,我們同時開展了多個產品的注冊申報,確保從新藥研究到申報生產多階段的快速推進。”在齊魯藥物研究院海南分院,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寶泉告訴記者,公司建廠以來累計投入近14億元用于研發,去年共有17個新產品獲批上市,目前已陸續投產。
海馬汽車氫能汽車示范運營項目加快推進,零碳排放汽車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海南先聲藥業引進化療骨髓保護全球創新藥“科賽拉”實現地產化,成為“樂城引進+海口生產”的又一新成果——在今年2月,這2家海口企業也入選了2023年度海南省高新技術領軍企業。
隨著一批批引領作用大、產業帶動強、創新能力強的領軍企業成長集聚,海口高新技術產業正加快駛入發展“快車道”。
政策向新 優化完善要素保障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活力因子。海口出臺的《做強工業經濟二十條措施》提出,要大力培育“專精特新”,壯大本土頭部企業,高位推動招大引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更要精耕營商環境“土壤”。海口國際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海口通過聚焦行政審批、商事制度、優質服務等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激發市場主體經濟活力,幫助解決企業堵點難點問題。同時,依托“4個駐外分局+4大產業專班+10個行業小組+企業服務專員”招商服務矩陣,持續優化要素保障,激發各部門行政審批效率和服務企業效能。
“融資難”是制約小微企業向“新”發展的一大難題。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省市相關部門持續完善政銀企協作機制,以多元化金融服務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今年我們對產品模式進行了優化,針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及創新型中小企業分別最高可給予600萬元、300萬元的流動資金信用貸款。”海南中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李唐瑜告訴記者,截至5月底,海南中行對專精特新客戶的授信余額為16.38億元,授信戶數達84戶。
《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海口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24年修訂)》……如今,隨著一攬子貫穿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扶持政策陸續出臺,海口中小企業正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海口將持續做好中小企業培育和服務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中小企業向著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加快培育具有海口特色的新質生產力。”海口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