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扎實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上半年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萬余人次
厚植人才“沃土” 培育“能工巧匠
“褲腿改短、腰圍收緊,尺寸都記下了,褲子改好后我聯系您。”7月29日,位于美蘭區白沙街道白龍社區的布慢服裝工作室內,老板吳符麗嫻熟地幫顧客測量尺寸。此前,吳符麗曾在家待業,在海口市人社部門的幫助下,她到海南就業驛站海口美蘭就業服務站參加了服裝技能培訓,如今在家附近開起了服裝工作室,有了自己的事業。
近年來,海口扎實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在開展技能培訓、發展技工教育、舉辦職業技能競賽、開發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等方面持續發力,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健全,評價改革更加多元,技能人才舞臺愈發廣闊。
在海南就業驛站海口嘉華站(海口市零工市場),工作人員為求職市民解答相關問題。記者 康登淋 攝
培訓引路 拓寬就業渠道
“寶寶昨晚睡得好嗎?您先休息吧,我現在準備輔食。”7月29日8時許,育嬰師李娃早早來到雇主家中,向寶媽詳細詢問孩子的情況后,嫻熟地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成為一名育嬰師前,李娃主要靠打零工補貼家用。“收入、工作都不太穩定,隔段日子就得重新找工作。”李娃告訴記者,今年5月,通過市人社部門的“牽線搭橋”,她到海南南國職業培訓學校參加了育嬰員職業技能培訓。
“培訓是免費的,完成培訓并通過考核后,我拿到了育嬰員職業等級證書,學校還幫我推薦了工作。”通過雇主面試后,李娃順利上崗就業。“有一技之長,不用再為找工作發愁了。現在我每天上午9點到下午6點在雇主家中照顧寶寶,每月工資有5000元。”提起現在這份工作,李娃十分滿意。
海南南國職業培訓學校校長陳煥森介紹,目前該校開展育嬰員、面點師、美容師等60余個工種的職業培訓。“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6類人員,可享受政府補貼免費參加培訓。學員完成培訓并通過考核后,我們還會與用人單位對接崗位需求,為學員推薦匹配的崗位就業。”陳煥森介紹。
在美蘭區白沙街道白龍社區一家服裝工作室,老板吳符麗(左)在為客戶趕制新衣。記者 孫士杰 攝
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緩解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徑。今年來,海口人社部門堅持以就業為引導,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力度,實施“技能自貿港”專項行動,充分發揮就業補助資金效益,積極引導社會培訓力量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開展針對性、實用性較強的“定向式、訂單式”培訓,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提高就業適應能力。上半年,海口共組織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累計11022人次。
與此同時,海口各就業驛站(零工市場)也聚焦勞動者就業需求,積極組織開展多類型的職業技能培訓,并提供求職登記、就業指導、招聘對接等“一站式”公共就業服務,助力勞動者增強就業技能,與匹配的用人單位及崗位高效對接。
以賽促建 加強隊伍建設
制作家庭餐、收納衣物、打掃衛生……7月19日,由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和市婦聯聯合主辦的2024年海口市職業技能競賽——海口市“工會杯”第五屆家庭服務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決賽舉行,來自全市多個家政服務機構的150名選手參加。比賽現場,選手們全神貫注應對考題,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展示專業實操技能。
在2024年海口市職業技能競賽——“工會杯”第五屆家庭服務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現場,育嬰員賽道參賽選手在比拼育嬰技能。記者 康登淋 攝
據了解,本次大賽分為初賽理論知識考試和決賽實操技能2個階段,包括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育嬰員3個項目。經過激烈比拼,9名選手分別榮獲本次大賽3大項目的一、二、三等獎,63名選手獲優勝獎。各競賽項目決賽綜合成績排名前3名的選手可直接晉升高級工(三級職業技能等級)。
“舉辦本次競賽,旨在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作用,進一步提升海口市家庭服務行業人員就業技能。”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已連續五年舉辦“工會杯”家庭服務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不僅樹立了一批行業典范,且有效緩解家政服務人才發展的瓶頸,助力推動行業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職業技能競賽是培養選拔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技術創新、促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有力措施。近年來,海口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積極發動各行業競賽主管部門組織各行業技能競賽,讓技能人才有更多獲得感,大力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美蘭區“她說未來”女性人才就業主題沙龍在大英山黨群服務中心舉辦。記者 楊鶴 攝
“今年全市計劃開展14項職業技能賽事,主要涵蓋家庭服務、制藥、園林、郵政、旅游飯店服務、數字、工藝美術、瓊菜烹飪、政務服務、環衛等10個行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將著力打造海口市職業技能競賽品牌和專業化職業技能競賽隊伍,進一步提高職業技能競賽的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積極擴大職業技能競賽的社會影響力,通過賽事培養選拔更多素質優良、技能過硬的高技能人才。
聚焦產業 強化人才支撐
一臺臺計算機前,人工智能(AI)數據標注師們正通過數據標注平臺,熟練地判斷、標記大模型生成的內容數據,推進來自全國客戶的AI數據標注項目……日前,走進海口數字科技創新平臺的百度智能云(海口)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產業基地,現場繁忙有序的工作場景映入眼簾。
7月20日,海南省2024年暑期人才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 記者 康登淋 攝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孕育了許多新的數字職業,也讓數字技能人才成為職場“香餑餑”。海口瞄準自貿港產業發展需要,率先在全省建立適應數字經濟、產業數字化轉型要求的數字技能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實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能力“五個一批”提升行動、數字技能人才培訓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數字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深化改革行動、數字技能人才激勵行動等四大行動,不斷強化數字技能人才支撐作用,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據了解,海口市人社部門結合數字經濟企業需求,已開發文本數據訓練、3D連續幀標注、廣告電子屏信息安全管理、網絡安全事件分類報告處置等數字類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為不斷豐富數字職業技能培訓資源有效供給,海口市人社部門還積極引導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向數字技能類培訓傾斜。目前,全市共有31家培訓機構新增人工智能訓練師、互聯網營銷師、電子商務師等數字技能職業(工種),今年來共開展補貼性數字技能培訓1544人次。
在海口數字科技創新平臺的百度智能云(海口)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產業基地,數據標注師忙碌地為人工智能領域提供數據支持。記者 康登淋 攝
海口市技師學院正與數字經濟企業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與海南云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實訓基地;與復興城、大疆無人機共建實訓中心,聯合培養技能人才,實現產教融合、工學交替,促進就業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協同發展,培養了一批人工智能領域高技能人才。
“下一步,我們還將持續加強數字技能培訓力度、數字型企業崗位培訓力度,支持海口技師學院與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加強校企合作力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將積極探索數字職業技能培訓新模式,大力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數字技能人才,助力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產業“加速跑”。
記者手記
讓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寬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海口多措并舉扎實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在開展技能培訓、發展技工教育、舉辦職業技能競賽、開發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等方面持續發力,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健全,評價改革更加多元,技能人才舞臺愈發廣闊。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不斷推進,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完善技能人才成長體系、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
人才培養是人才成長中的關鍵環節。優化資源配置,厚植人才“沃土”,加大對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投入,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技能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多元化、開放式的培養體系,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將更好破解“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問題。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更多激勵措施,將有助于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職業榮譽感。同時,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多元化評價激勵機制,建立以能力為導向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暢通技能人才職業晉升通道,能夠讓技能人才在成長中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雙贏”。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宣傳強化技能培訓與終身學習理念,利用線上線下平臺,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滿足不同群體的學習需求,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讓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寬,讓技能之光照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之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