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首屆“青椰少年向北京 行走的思政課”夏令營的第五天,在八達嶺長城的巍峨之巔,在中國航空博物館里,同學們親眼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象征和我國航空事業的奮斗歷程。他們將堅定理想、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青椰少年們意氣風發,勢必要征服長城。
八達嶺長城 歷史與榮耀的見證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清晨的陽光灑在蜿蜒起伏的長城上,每一塊青磚古瓦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學生們身著統一的營服,手持小國旗,在導師的帶領下,一步步踏上這歷史的脊梁。他們或駐足凝視,感受古人筑城的艱辛與智慧;或相互攙扶,體驗團隊合作的力量與溫暖。
少年們相互鼓勵,永不言棄的精神在此刻深入他們的心田。
海口市長流中學:王艷芳
所謂“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長城不僅僅是一道巍峨壯麗的建筑,更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象征。爬上長城,立足在各個節點,感受祖國山河的大好風光,領悟不同的體驗感受。每一步登高,都飽含著對祖國山河的敬仰與感慨。我深感自豪,生于中國,可安全游歷千年歷史長河的印記之地,實乃人生之大幸。
在八達嶺長城上,每一級臺階都化作了生動的思政課堂。導師們穿插講解長城的歷史意義、文化價值以及它所承載的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學生們聽得入神,眼中閃爍著對先輩的敬仰與對未來的憧憬
少年們發自內心的笑容,充滿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海口市瓊山中學:吳俊霖
初探八達嶺長城,我滿心激動,對即將登臨的壯麗景觀滿懷期待。眼前之景,萬里長城巍峨雄偉,令人贊嘆古人的智慧與毅力。然而,即將面臨的挑戰卻是近九十度的陡峭斜坡。每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每一刻都是意志與肉體的較量。雖然未能登至南七樓,但那份攀登過程中的艱辛與努力已深深印在我心中。今日的北京涼爽宜人,站在長城之上,清風拂面,使我身心俱感舒泰。下坡的順暢是對上坡挑戰的回應。回首那段艱難而堅韌的攀爬,我心中涌起無比的自豪感。這一天的經歷,將永遠鐫刻在我的記憶中。
前路漫漫亦燦燦,人生海海皆星辰。別回頭,要一直往前走。
中國航空博物館 夢想與科技的交匯
當天下午,北京夏令營的學子們來到中國航空博物館——這是承載著國家航空夢想與輝煌歷程的圣地。
中國航空博物館。
隨著腳步地深入,每一架飛機、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化作了歷史的低語,講述著從“一窮二白”到“翱翔藍天”的壯麗篇章。在這里,思政課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四壁之間,而是化作了觸手可及的實物、生動直觀的故事,讓愛國情懷與科學精神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生根。
館外兩側停著的是飛機,也是一部中國航空的奮斗史。
海口市瓊山府城中學:王乙妃
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內展示著各式各樣的飛機模型,看著這些飛機模型,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我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內心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學生們在這里感受先輩們不畏艱難、勇于探索的奮斗精神,也在相互探討著航空科技技術進步對國家的推動作用。中國航空博物館,成為了他們理解“空天報國”深刻內涵的最佳課堂,讓思政課的學習變得鮮活而具體。
少年們聽著導師解說一架架飛機背后的光輝事跡,心中充滿感悟。
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 :陳姍姍
于藍天白云之下,我隱約望見一架飛機滑翔而過。漫步中國航空博物館,一架架雄偉的戰斗機,它們靜靜地站在那里,仿佛在訴說著自己的輝煌歷史。從早期的木質雙翼飛機,到現代的高性能戰斗機,從我國第一架自制飛機“初教-5”,到我國自主研發的“殲-10”戰斗機,每一架飛機都承載著我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辛歷程。每一架飛機都講述著我國航空科技從模仿到創新,從跟隨到領先的巨大飛躍。透過這輝煌的成就,我更看到了我國航空人的無私奉獻和堅韌不拔。他們為了國家的航空事業、民族的航空夢想獻出生命的感人故事,讓我深深敬佩著。
這堂“行走的思政課”,引發了少年們對航空航天的興趣,也學習到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
海口市舊州初級中學:梁壯苗
置身于中國航空博物館,我深刻感受到了航空先驅們的奮斗精神。他們為實現航空夢想,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為祖國的航空事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通過詳細了解航空知識,我對祖國在航空領域的成就感到無比自豪。
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科技創新正如春風般迅速推動國家的發展。每一次技術突破,都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見證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程,也必將繼續見證祖國在科技創新道路上取得的更大成就。
行走的思政課,青春在路上
參觀時間雖短暫,但留給海口學子們的卻是無盡的思考與啟發。在八達嶺長城的攀登中,他們學會了堅韌與毅力;在中國航空博物館的探索里,他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與夢想的光芒。這不僅僅是一次身體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遠征,一堂生動而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課”。
“青椰少年向北京 行走的思政課”圓滿結束。學子們在機場合影留念。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相信這些海口學子們,定能將今日所見所感,化作前行的動力,以青春之名,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彩華章。讓我們共同期待,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發光發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