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英區昌道村的農家庭院內,村民栽種了海南黃花梨等經濟作物,既美化環境,又助力增收;在龍華區仁南村,農戶們紛紛通過發展庭院經濟,進一步美化村容村貌……近年來,海口探索發展農家庭院經濟,鼓勵農戶在“方寸之地”上做文章,在改善環境的同時巧用庭院,讓“院景”更靚,“錢景”更好。扮靚小庭院,為村民帶來的不止于宜居,更在于宜業。
庭院經濟是指農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圍為基地,以家庭為生產和經營單位,為自己和社會提供農業土特產品和有關服務的經濟。鄉村里閑置的空間或資源倘若疏于打理或棄置不用,就會不美觀、影響居住品質,還會浪費資源、降低村莊“顏值”。實際上,小小庭院雖然規模不大,如果加以規劃利用,能承擔更多功能、產生更多效益。深入挖掘小庭院里的大潛力,就能為村民的美好生活錦上添花、讓村民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寬。
海口把美麗鄉村建設與庭院經濟結合起來,鼓勵農戶利用院落空地、房前屋后等閑置空間或資源,因地制宜打造庭院種養產業;同時,依托庭院發展特色民宿、休閑農莊、采摘體驗、農家樂等農村休閑旅游產業,不斷探索鄉村發展新業態。以美蘭區演豐鎮演南村為例,該村大力推廣種植成本不高、經濟效益較高的平安樹,村民積極利用自家前庭后院發展庭院經濟,一株株枝繁葉茂的平安樹不但裝點著村民的家,還成為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此外,該村還有多戶村民巧用庭院經營休閑莊園,創造的崗位讓一些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可見,庭院經濟自主靈活、種植和經營方式多元化等優點,成為村民增收、鄉村發展的有益補充,既有“看頭”更有“賺頭”。
一個個“小而美”的庭院,連接著“廣而深”的產業。接下來,要穩扎穩打發展庭院經濟,對于農戶來說,需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產業制宜,切勿臨時起意或盲目選擇不適合發展的產業和業態。在發展過程中,精耕細作而不粗放管理,走差異化發展之路而避免同質化,小庭院才能各美其美。對于鄉村而言,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發展經濟效益高的產業,通過傳授相關種植經營知識、邀請專業人士指導等方式,引導農戶科學布局、做好規劃,實現“一村一品”“一院一特色”,讓庭院經濟“百花齊放”。
美了庭院、富了農家,庭院經濟大有可為。期待海口各個村莊、各家農戶扮靚小庭院,把方寸地變為聚寶盆,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