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蘭區和平南街道光陽社區聯合社區合伙人舉辦了一場包餃子活動,不少居民前來參與,現場其樂融融。今年以來,光陽社區面向社會招募了一批社區合伙人,涵蓋多個行業,在社區治理、發展、安全、服務等方面深度合作。社區有了合伙人,為基層治理增添了新動能,讓群眾的生活有了更多幸福感。
創業需要合伙人,在基層治理中,社區合伙人同樣不可或缺。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也是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間,但各項事務千頭萬緒、群眾利益訴求多元,給治理帶來了不小的難度。社區合伙人的“入伙”,能利用自身具備的資源和優勢為居民提供服務,不僅能合力破解治理難題,還能在增進鄰里情感、和睦社區氛圍的同時促進自身發展。因此,社區合伙人可以是社會組織、商戶企業,也可以是志愿者、愛心人士等個人,只要有能力、有熱心,都可以加入社區合伙人的隊伍。
近年來,海口不斷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新模式,實施多元參與的社區合伙人治理機制,引導專業社會組織、社會企業、行業協會等多元主體從“局外人”轉化為“合伙人”,盤活社區資源,提升社區服務能力。秀英區海榆東社區積極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社區合伙人聚焦志愿服務,及時響應居民需求開展便民服務活動;瓊山區鳳翔街道桂林社區通過與企業合作成立社區基金,用于資助社區居民實施環境更新、助力困難群體及社區文化教育等中小型項目……在海口各社區,合伙人分別來自各行業、各領域,與社區積極聯動,對基層治理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創新,值得肯定。
社區有了合伙人,不在于數量多少,關鍵看是否靠譜。一方面,社區合伙人能否滿足居民需求,切實為大家排憂解難;另一方面,不少社區合伙人是經營主體,“合伙”成本及經濟效益應當在考慮范圍之內。因此,讓社區合伙人治理機制良性運轉起來,要以需求為導向,從居民實際需求出發招募社區合伙人,通過“對癥下藥”,借助社會力量為居民帶來更好的服務。還要探索“能進能出”的“合伙”機制,社區合伙人簽約、運行后,由居民進行評價監督,無法提供良好合作與服務的則終止“合伙”,有所選擇、有所規范,相互認可、共話發展,才能讓社區合伙人有更多參與感和歸屬感,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社區合伙人的加入,壯大了基層治理“朋友圈”。期待接下來,有越來越多社區合伙人各顯其能,凝心聚力為建設美好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