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飄揚別樣紅 真情實意暖民心
海口機關干部持續下沉鎮村推進災后修復
9月17日,是傳統節日中秋節,來自海口60個市直單位的干部持續下沉鎮村,奔赴受災現場,合力推進災后修復,讓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沖在前面”“讓大家度過歡樂祥和的中秋佳節,再辛苦也值得”……在各鎮村,一面面鮮紅的黨旗迎風招展,一支支志愿服務隊正在搬運樹枝、清掃路面、送油發電,災后恢復工作有序推進。
入戶走訪解難題 濃濃關愛暖民心
“有地方充電,實在是太好了。”17日上午,在發電機轟鳴聲中,秀英區東山鎮東星村村民正拿著臺燈、手機充電。看著村民能夠正常充電,東星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譚斌臉上泛起了笑容。“我們在村委會設置便民服務點,方便群眾臨時給臺燈、手機、電動自行車充電。”譚斌告訴記者,連日來,包點單位海口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緊急協調柴油和汽油,通過發電機為村民提供臨時充電等便民服務,讓村民過上“亮堂”的中秋節。
時值中秋佳節,黨員干部依然在災后恢復一線奔走忙碌。17日上午,在瓊山區甲子鎮參加救災支援的海口產投集團鄉鎮志愿隊第三小組,來到農戶周克祥家,傾聽了解農戶受災及生活情況。今年77歲的他,因勞動能力不足,向志愿者提出幫忙鋸樹方便燒柴的需求。面對老人急迫需要解決的生活難題,該小組志愿者二話不說,當即協調砍伐工具,組織隊伍幫老人清掃了庭院、鋸斷樹木,并認真堆放整齊,方便老人取用,小組志愿者還為老人送上中秋節日祝福及慰問品。
“臺風無情人有情,有這么多人的幫助和努力,我們村子的面貌正在一點點恢復,我們的生產生活也在逐漸恢復正常。”17日上午,在美蘭區靈山鎮大昌村委會溪頭村,正在對發電設備開展例行巡查工作的海南溪頭古琴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電工、溪頭村村民林海洲告訴記者,“有關部門給我們協調了發電機,有了發電機,村民的供水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黨旗飄揚別樣紅 生產生活顯生機
9月17日一早,在一臺發電機轟鳴聲中,瓊山區龍塘鎮文道村委會洋溶村的村民正用水桶接水。“村里現在有水了,大家的生活也便利了很多。”文道村黨支部書記杜家忠告訴記者,海口鄉投集團公司作為該村的幫扶包點單位,出資購買了一臺30KW發電機用于水塔抽水作業。“依托海口鄉投集團購買的發電機,洋溶村民小組共320戶1400多人的生活用水困難得到了解決。”杜家忠說。
當天,市煙草公司的黨員干部在益新村集體產業基地忙碌開展災后清理和復工復產工作。“我們給村里捐贈了4把電鋸和一臺大型發電機用于基地清理清障工作,并組織黨員干部扶正倒伏的橡膠樹,清理搬運倒塌的養殖鐵棚。”海口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相關負責人袁東說,他們計劃捐贈10多萬元用于災后重建蚯蚓養殖基地,為益新村集體經濟災后恢復按下“快進鍵”。
17日,烈日當空,在龍華區龍橋鎮觀瀾湖社區的一條小路上,來自市監局和市國資委的黨員干部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有的清掃落葉、有的搬運樹枝,大家熱情高漲、干勁沖天,不怕臟,不怕累。經過這些天的支援,海口市藥物警戒中心中級專技干部魏仕玉已經習慣了汗水和灰塵進到眼睛里引起的不適,只見他動作利落,和同伴一起配合將原本占了一半道路的樹枝都給清理干凈了。“大家一起加把勁,搞好衛生,干干凈凈的,這樣群眾過節也更舒心。”魏仕玉說,這幾天,大家齊心協力,克服天氣炎熱、工作量大等困難,加速推進鎮村的清障清理清運工作,盡快還道路潔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