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臺鼓舞人心的科學家故事舞臺劇、了解一粒種子在南繁的“奇妙旅程”、戴上VR眼鏡進行一場科技之旅……9月21日,儋州市體育館,人潮涌動,2024年海南省“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在這里舉辦,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參觀。
按照中國科協等21個部門的通知要求,海南從9月15日至25日舉辦2024年海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通過系列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氛圍。
在儋州舉辦的主場活動中,省科協策劃了“向種圖強”“向海圖強”“向天圖強”“向綠圖強”“向數圖強”五大主題科普展,綜合展示海南的科技發展成果,并增設“臺風里的科普”“科普嘉年華”“科學家精神主題展”等特色內容板塊。
省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展覽匯聚了相關協會、基地、企業等101家單位的400余項優質展教資源,通過實物、圖文展板、模型相結合的方式,展現海南發展新質生產力所取得的成就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風采。
“周末帶著孩子來看看,收獲不小。”儋州市民曾女士說,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展覽里海南華僑中學學生自己制作的黎錦服飾藝術品,“特別有想象力、創造力,我家小孩看了也很感興趣,認識到了非遺的魅力,說要跟著哥哥姐姐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場活動中,儋州市科技館也正式揭牌開館,面向社會免費開放。這是海南西部地區首個實體科技館,也是目前海南展覽面積最大的市縣級科技館,打造成為人民群眾喜愛的科學文化新地標。
不只儋州,連日來,海南多個市縣也結合自身特色與優勢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比如海口、三亞、文昌、瓊海、五指山等市縣分別舉辦“熱科學堂”“人工智能發展簡史與展望”科普展、科普集市、社區科普益民聯合行動以及“熱帶雨林”研學等,向大家展現地方特色與科學的魅力。
此外,多個國家級及省級學會、協會也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舉辦一系列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的科普活動。如中國水產學會、省環境科學學會等開展水生生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與水產品健康系列活動,海口熱帶農業科技博覽園、文昌航天超算中心等200余家科普陣地也同步開放,為公眾提供參觀研學、成果展示等多元化科普服務。
據統計,共有142家省內的單位、學會、企業及科普基地參與到“全國科普日”活動中,覆蓋衛生健康、食品安全、航天航空等多個領域,實施223個活動項目,舉辦342場科普活動。
為了打造“云上科普與線下互動”的雙重體驗,省科協還開展元想科普小課堂、科普大舞臺、科學影像節獲獎作品展播等互動活動,并組織新能源車主親子自駕游及小記者研學行。此外,省科協還發布了“海南省科普地圖小程序”,通過地圖的形式,將散布全省的科普資源巧妙串聯,為公眾提供“一站式”獲取科普信息服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