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日前召開的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海口市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海口實踐的實施意見》和全會決議,科學謀劃了海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
     
    海口權威新聞門戶網站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時政>

    海口市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24-10-06 09:14

    全市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

    日前召開的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海口市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海口實踐的實施意見》和全會決議,科學謀劃了海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

    連日來,我市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海口實踐。

    深入學習 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

    全會對海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強調完善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構建優勢互補的全域發展格局。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紛紛表示,將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通過深化改革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標表示,將以實干實績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落實,按照“南蓄、中疏、末排”的總體思路治理城市內澇。其中“南蓄”指依托城區南部上游滲透性較好的火山巖地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發揮其蓄滯雨洪功能;“中疏”指以現狀排水管網、自然地形和規劃標高為基礎,完善片區水域排水設施建設和改造;“末排”是指整治榮山河、芙蓉河、道孟河等東西兩翼主要排澇通道,消除秀英溝出海口段等局部河道的“卡脖子”點位,提升行泄通道的排澇能力,對于易受潮水頂托的低洼區域及河段,設置排澇泵站強排,確保高潮位頂托下的排澇安全。

    “《實施意見》站位高、謀劃深、落點實,既有方向的引領性、又有實踐的針對性。”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克民表示,將圍繞“擴基地、建園區、搞加工、創品牌、拓市場”發展方向,采取超常規措施加速農業農村復工復產,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力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加快漁業轉型升級,培育鄉村優勢特色產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農業品牌,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快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等,為自貿港建設筑牢“三農”基礎。

    “《實施意見》提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這為我們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農業現代化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瓊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殷承楷表示,該區將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經營模式,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注入強大活力。同時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促進新型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對標對表 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

    全會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紛紛表示,將對標對表,助力各項深入改革舉措從“落地生根”到“漸次開花”,奮力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我們將對標對表《實施意見》,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行動自覺。”龍華區遵譚鎮黨委副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駐鎮隊長郭田軍表示,將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鄉村建設,夯實鄉村產業發展基礎,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深入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還將擦亮龍合村“黃燈籠”辣椒品牌,持續抓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讓更多村民分享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全會提出,深入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富農產業,這為我們今后推動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榮山寮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嚴雨表示,該村將繼續依托資源稟賦,切實做好融合文章,不斷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漁業及旅游等產業融合注入新活力。

    海口大塘園景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馮漢勇表示,將大力盤活閑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繼續擴大稻蝦綜合種植養殖面積,帶動農戶增收致富。今年合作社在大坡鎮福昌村新增的400畝稻蝦綜合種養農業項目已經動工,預計11月初投入生產。

    全會提出,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這堅定了我們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信心和決心。”美蘭區靈山鎮大昌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月表示,該村將充分挖掘利用土地資源,著力發展集體經濟產業項目,選育好的帶頭人,用足用好扶持政策,規范集體資金使用,全面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因地制宜發展富農產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鄺曉霞 雷蕾 趙汶 龍易強 陳麗園 梁冰] [編輯:云夢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