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非遺服飾展,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聽一曲紅歌,感悟信仰的力量……10月7日,首屆海口城市藝術周系列活動精彩繼續,藝術盛宴點燃了多彩假期,吸引廣大市民和國內外游客熱情參與,從傳統非遺到紅色文化,從文化地標到大自然,為市民游客獻上了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碰撞出了文化傳承的絢麗火花。
10月7日傍晚,位于騎樓老街的“國韻悠長·遇見騎樓”全國名家寫生作品邀請展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駐足觀賞。 記者 康登淋 攝
10月7日,海口草坪音樂會暨全國街頭音樂藝人大賽現場熱鬧非凡。 記者 石中華 攝
走進騎樓老街,悠悠唱腔縈繞在坊巷與騎樓建筑之間,瓊劇演員身著傳統戲服,帶來精彩的傳統劇目《張文秀》。該劇講述了書生張文秀與富家小姐王三姐的愛情故事,此時正在上演的是張文秀考中狀元,其念念不忘王三姐,于是喬裝打扮成落魄書生重返王家,尋找王三姐的經典唱段。只見演員精湛的表演技藝,將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展現得淋漓盡致,引來無數市民游客駐足觀賞。
“小時候聽不懂也不明白,爺爺看場戲為啥能這么開心。現在慢慢欣賞確實好看,能領會到瓊劇中的獨特韻味。”市民周欣拿著手機記錄下精彩的演出,“瓊劇不僅僅是一種表演藝術,更是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淀,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把戲曲搬到街頭這種形式太棒了,我要發給家里愛聽戲的長輩一起分享。”
對瓊劇演員林雁來說,在歷史文化街區中唱傳統戲曲,讓市民游客感受海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魅力,也是今年國慶假期的一次獨特體驗,“希望通過我們的表演,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瓊劇、愛上瓊劇。”
在中共瓊崖一大舊址戶外草坪,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合唱音樂會在這里精彩上演,蕩氣回腸、激情澎湃的歌曲,表達了對黨的深情、對國家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禮贊,行人的腳步慢了下來,不少人跟著輕輕哼唱起來。“在這個有著紅色基因的地方,帶著孩子一起聆聽紅歌,有利于傳承紅色文化,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市民林文源說。
據了解,首屆海口城市藝術周期間,演出活動場地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劇院,而是充分讓藝術深入城市的各個角落,讓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海口的歷史文化,以及獨特的魅力和勃勃生機,培育和涵養城市文藝氣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