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海口在全市范圍內啟動開展紅色資源普查工作。10月7日上午,該項目調查小組來到美蘭區大致坡鎮,深入革命舊址、烈士陵園等,開展普查工作。
10月7日,海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師生在大道湖村紅色廣場做紅色資源普查。這是工作人員正在測繪遺址本體具體數據。記者 楊鶴 攝
海口市紅色資源普查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市委黨史研究室四級調研員林書忠介紹,此次紅色資源普查旨在全面梳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海口的革命歷史,挖掘整理和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弘揚瓊崖革命精神。
據悉,調查小組由各級黨政干部、高校師生組建而成。“我們計劃走訪260多處點位,目前已經走訪點位150多處。”調查小組成員、海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鄒飛介紹,截至目前,實地調查工作已完成過半。
“抗日戰爭時期,我的二公陳鐵光榮犧牲;解放戰爭時期,我的奶奶鄺雪霞在這里參與救治了不少解放軍傷員。”在位于大致坡鎮的渡海先鋒營紀念廣場,崇德村委會排湖村村民陳明星告訴記者,得知市里組織開展紅色資源普查,他十分高興。“相信通過普查,這些光輝的歷史能被更好地記錄和傳承,讓更多人了解海口的紅色資源,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陳明星說。
“東經110度33分50秒,北緯19度49分13秒……”在瓊崖縱隊獨立團無名烈士合葬墓,來自海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學生張文青借助一臺手持GPS設備,實時定位并記錄該處的具體經緯度。據悉,普查工作調查小組以影像拍攝、經緯度記錄、文字描述等,將普查結果進行全方位記錄。
“后期,我們將全面梳理調查成果,做好成果轉化,制作海口紅色地圖、出版相關書籍等。”林書忠說,“海口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我們希望通過普查,以更好地保護、傳承和利用,在弘揚革命精神的同時,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