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鶴 攝
當聽到她從事的工種,我打心眼里佩服。特別對于恐高的人來說,光坐一下她工位就頭暈目眩了。
被申請人代理人,一位年長的男律師,聽后更是雙眼瞪得溜圓,不可置信地看著嬌小瘦弱的她,再三確認道:“女同志還有開塔吊的?女同志能開塔吊嗎?”
她眼睛斜著白了男律師一眼,往耳后捋了捋頭發,沒好氣地反問道:“女同志有啥不做的?”
塔吊,全稱“塔式起重機”,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種起重設備。這名字聽起來或許有些陌生,但站在城市街頭,放眼望去,隨處可見高聳林立的鋼鐵長臂,它們如同一支支“巨型畫筆”,勾勒著城市天際線。
作為建筑工地上最高的作業點,塔吊并不是全自動設備,它們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將數噸重的鋼管、模板、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精準地吊運至工地各個角落,離不開塔吊司機過硬的技能本領。然而,這過硬的技術背后需要強健的體魄和強大的抗壓能力作支撐。
塔吊司機屬于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他們的工位不同于普通工位,通勤不同于尋常通勤。一個不到2平方米的鐵皮駕駛室位于塔吊最上方,往往離地面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高,塔吊司機徒手爬上爬下,一來一回,每天重復三次,每趟都是“玩命通勤”。駕駛室內空間有限,只有一個座位和若干操作桿、按鈕,個子高的腿伸不直,胖一點的轉身困難。尤其包裹駕駛室的那層鐵皮,夏天不隔熱,冬天不保溫,風大時,還不停地搖擺。如此艱苦的環境,塔吊司機每天工作將近10小時,趕工期間甚至會通宵,工作、休息、吃飯、如廁都在里面完成,如果女性遇到生理期,更是無法想象。
因此,被申請人代理人在他的認知范圍內,提出了合理懷疑。但這位“有啥不做”的95后女司機,用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證實了她不僅是一名被國家認可的塔吊女司機,還是一名有著7年駕齡的塔吊女司機。
女司機之所以提起勞動仲裁,是因為她受傷了。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肇事司機當場逃逸。住院期間,侵權人找不到,工地上的公司又不管。為了認定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她只好以工地上標識的總包公司為被申請人,主張與其存在勞動關系。
經審理查明,被申請人總包公司將案涉項目的部分工程發包給案外人專業公司,專業公司又將塔吊司機和信號工組織、安排工作以班組的形式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在塔吊班組長的招聘下,女司機進入工地。也就應了被申請人代理人陳述,“她不是我們員工,我們沒有聘請她”。
休庭后,我留下勇敢的女司機,當面向她闡釋不利于她的裁決結果。
“因為建筑施工行業具有階段性和臨時性,所以用工比較特殊。同一個施工項目可能存在多種用工方式,有的是勞務關系,有的是承攬關系,還有的涉及違法分包、轉包。當然,不排除也有勞動關系。無論什么行業,但凡確認勞動關系,我們仲裁員會從用工合意、人身依附性、經濟從屬性等方面審慎評判。你直接受雇于你們班組長,工資按日結算,又不受總包公司日常考勤管理,而且提交的證據過于單薄,不足以證明與總包公司存在隸屬和依附關系。”
她抿著嘴,緊鎖眉頭,思考了幾秒,問道:“難道國家沒有其他規定,保護我們這些受傷的建筑工人嗎?”
我翻開我院匯編的《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法規政策匯編》,找到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劃線后遞給她。
“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她念完后,眉眼頓時舒展開來。
為了避免成為她的代理人,我趁機將話題轉移到她的工作上。她的坦誠,讓我有幸窺見一個塔吊女司機的苦與樂。
我問她:“為什么選擇開塔吊?”
“其實沒什么選擇,高考沒考上大學,父母在工地上干活,就來了工地。”她淡淡地說,“干過小工、磚工、鋼筋工,這些工種地位低,工地上女性地位也低,什么人都能罵你幾句,調侃你幾句。開塔吊雖然危險,但好歹是技術工,又在天上,清靜,沒人管。”
她回憶起第一次上塔吊,徒手攀爬50米高的階梯,雙腿發抖發軟,中間停留了五次,最終花了近一個小時才進入駕駛室,爬到頂上時全身濕透了。
“高空的風景真的不錯,不過大部分時候過濾掉了,只要坐進駕駛艙,眼里、腦子里有的就是倆字,安全。精神要高度集中,一點也不能馬虎。”
“城市上空的日出日落應該特別美吧?”
“不喜歡看日出日落,曬怕了,看到太陽只想躲。我喜歡看萬家燈火,有時會想,每個窗戶里面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別看我們建了這么多高樓,但高樓和我們無關。不過,我相信,以后總有一個窗口屬于我。”她雙眸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時值九月下旬,海口的天氣還是忽雨忽晴,國興大道又有幾棟新樓沐浴著雨水和陽光往云端里竄,那些直插云霄的高大塔吊,正在把這座海島城市托舉到新的高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