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港總體規劃(2035年)》獲交通運輸部、海南省政府聯合批復
優化調整三個港區功能分工
近日,海南省交通運輸廳聯合海口市人民政府和澄邁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海口港總體規劃(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獲交通運輸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批復。
據悉,為更好地發揮瓊州海峽“黃金水道”和客貨運輸最佳通道作用,《規劃》銜接全國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緊扣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交通強國建設、海洋強國建設等多維度要求,聚焦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和支撐引領水平,優化完善全港空間及功能布局,促進港產城協調可持續發展。
《規劃》立足海口港發展實際,維持秀英港區、新海港區和馬村港區“一港三區”的總體發展格局不變,對三個港區功能分工和平面布置進行了優化調整,提出秀英港區重點發展郵輪旅游和港航服務業,逐步將件雜貨、集裝箱運輸轉移至馬村港區;新海港區作為海南省跨海峽交通運輸的核心港區,以湛海高鐵、普鐵火車輪渡和汽車客貨滾裝運輸功能為主,著力提升瓊州海峽滾裝運輸能力;馬村港區以集裝箱、散雜貨運輸為主,兼顧油氣化工、液化天然氣(LNG)及滾裝貨物運輸。預計至2035年,三個港區綜合通過能力水平將超2.5億噸。
根據《規劃》,秀英港區保留客滾運輸應急調峰碼頭,改擴建滾裝泊位,改造集裝箱碼頭為郵輪碼頭,建設南海明珠郵輪碼頭,重點發展郵輪旅游和高端航運服務業,緩解港城矛盾,促進港城共榮發展。新海港區北港池滾裝碼頭和粵海鐵南港池普鐵輪渡碼頭將進行擴建,新建粵海高鐵輪渡港池,配套規劃建設“二線口岸”封關查驗場地和設施、港口內外部集疏運通道等,全力推動跨海峽輪渡客貨運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馬村港區整體遵循“縮減量、調存量、優增量、提能級”的布局原則,強化資源整合高效利用,擴大提升公用和專業化碼頭泊位比例,建設馬村港三期項目,承接秀英港區搬遷的集裝箱運輸功能,整合提升通用泊位功能,促進港區后方現代臨港產業集群集聚,加快形成港產互動局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