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2024年10月23日T02版
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進入倒計時30天,吉祥物“吉貝”的身影隨處可見、三亞街頭“顏值”持續提升、主要道路提質升級更為暢通、城市品質提升再添新內涵……
當前,圍繞“辦好一次會,提升一座城”的目標,乘運動會東風,三亞城市品質躍遷實現加速度,各界正以實際行動,為籌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綠色、科技、人文”的民族團結盛會畫上最美最溫馨的注腳。
日前,車身繪有運動會吉祥物“吉貝”卡通形象的軌道交通車輛穿梭在三亞市街頭,引人注目。 通訊員 黃東光 攝
城市顏值不斷提升
10月20日,行車至三亞南邊海路與榆亞路交叉路口的“口袋公園”,一片五彩繽紛的花叢中,運動會宣傳裝置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打卡”。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通過疏解騰退、留白增綠等方式,三亞將城市街頭邊角、閑置地塊打造成一個個集觀賞、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口袋公園”,既扮靚了城市顏值,又提升了城市品質。
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為抓手,以舉辦運動會為契機,三亞下足繡花功夫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內涵、豐富群眾文體生活,讓運動會因城市更精彩、城市因運動會更美好。
當前,按照以一流的城市環境迎接運動會的標準,三亞城市門戶區、主干道路全面優化,街景立面、背街小巷全面提質,扮靚的城市“顏值”讓人印象深刻。
此外,鹿城把大型城市綠雕,公交車、出租車、軌道交通等運輸工具化作運動會宣傳線,讓城市每個角落都閃耀運動會活力;強化運動會場館周邊環境提升,在抱坡路、鹿城大道、體育中心北街以及抱坡東路等路段打造了獨具三亞風情的熱帶植物景觀;在城市綠道中裝點特色植物、游園休憩空間、三亞特色景觀小品,不僅能在運動會期間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游客提供散步休閑空間,還能為附近居民提供遮蔭休憩場所。
射弩
城市道路不斷暢通
以運動會舉辦為契機,三亞全面梳理交通路網,一張串聯鹿城東西南北主要發展通道、主要交通樞紐和主要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路網提質將全面實施,力爭讓“運動會流量”成為“城市發展增量”,推動城市格局和城市能級進一步提升。
加緊施工的G223國道-亞龍灣路交叉口交通改造工程建成后,三亞市區與海棠灣通行地下通道將不設紅綠燈,全面提升通行品質;即將全線通車的G98環島高速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段改建項目中,8條匝道及崖州灣科技城南北路網所有斷頭路逐一打通,市民游客出行將更為快捷舒適……
城市“微循環”正在加速暢通。三亞教育巷新建貫通道路工程項目已順利完工,有效緩解了河東路交通壓力,優化了教育巷片區路網結構,提升了片區交通微循環能力。
主城區的交通改造完成,進城隧道改造工程也在提速。
巨大的開挖臺車矗立洞中,噴漿機轟鳴作業,20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日夜奮戰,大茅隧道新建連拱隧道中導洞已掘進達百米,預計明年8月實現貫通。
全長1070米的大茅隧道承擔著三亞市區對外客貨運交通功能,改造工程項目完成后,目前的4車道改建成8車道,隧道連接的環島高速林旺互通至迎賓互通段也將翻倍擴容,有助于緩解鹿城進出城的擁堵問題。
民族健身操
城市接待細節拉滿
10月20日,正值周末,運動會后勤保障指揮中心仍是十分熱鬧,工作人員都在為做好賽會的服務保障工作忙碌著。
該中心主要負責制定各類客戶群的餐飲、住宿、參觀考察、抵離等相關方案并組織實施,并確保接待工作專業精細、熱情周到,是全方位、全流程的系統性工作,容不得半點疏漏。
當前,運動會籌備工作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正全面轉向賽時運行階段。為做好運動會服務保障,三亞遴選21家接待酒店做好住宿保障,同步建立與各代表團常態化聯絡機制,廣泛收集接待需求及建議確保來賓滿意。
同步的,交通運輸指揮中心組建綜合協調、車輛保供、車輛調度、交通秩序和應急等多個專班,圍繞“自動排班、調度指揮、任務下發、數據統計、軌跡可溯”五大功能進行交通運輸信息系統搭建,確保賽時交通安全有序。
高腳競速
通過舉辦運動會院前急救演練,檢驗了三亞在應急情況下,衛生、公安交通等部門間的指揮協作和衛健系統內部各部門間的配合運行,提高應急情況下部門間的指揮協調能力和醫療救援水平。
目前,三亞抓緊細化大型活動、競賽組織、接待保障、交通運輸、安全保衛、志愿服務等全方面應急保障方案,以正賽標準組織開展全要素、全流程、滿負荷測試演練,確保賽事保障高效運轉。
“三亞各級各有關部門正緊起來、急起來、快起來,緊緊圍繞‘六個一流’的辦賽標準,舉全市之力做好沖刺階段的各項籌備工作,以一流責任一流標準辦一流盛會,讓本屆運動會成為各民族血脈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經濟相依、情感相親的載體,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亞市有關負責人表示。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