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琵鷺來了!”10月31日上午,在位于美蘭區演豐鎮的海口下塘水鳥濕地保護小區(簡稱下塘濕地),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張熙斌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站立在水中的一只大鳥,經過辨認后,發現這是一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據介紹,這是今年東寨港保護區發現的首只越冬白琵鷺。
10月31日,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塘濕地,白琵鷺悠閑覓食。記者 石中華 攝
白琵鷺怎么辨別?“你看,它全身白毛,嘴巴扁扁的,喙尖有黃色,頭部裸出部位也呈現黃色,這些都是白琵鷺比較顯著的特征。”張熙斌一邊描述,一邊讓記者通過望遠鏡觀察。只見遠處白琵鷺優雅地站立在水中,片刻后展開翅膀飛往對面水域,飛翔的身姿十分優美。
白琵鷺是鵜形目鹮科琵鷺屬的鳥類,屬大型涉禽,體長約70至95厘米。因為長長的嘴巴酷似琵琶,所以被稱為“白琵鷺”。“白琵鷺以蝦、蟹、蛙、軟體類、水生昆蟲等為食。它們在覓食時十分有趣,在淺水灘涂處邊走邊左右擺動頭頸,并微張開嘴用喙的前端探入水底搜尋,觸到食物即合嘴捕食。”張熙斌介紹,白琵鷺非常機警,很難接近,一有點響動就會驚動它們,立即飛走。
“在2022年和2023年,我們在下塘濕地監測到20多只白琵鷺。”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工程師馮爾輝告訴記者,白琵鷺的數量一般在12月份左右的時候達到最高。
一群黑翅長腳鷸在下塘濕地展翅飛翔。記者 石中華 攝
除了白琵鷺,目前下塘濕地還棲息著成群的白鷺、野鴨、黑翅長腳鷸等候鳥,越來越多遠道而來的“貴賓”已經抵達海口越冬。“現在鳥越來越多,來觀鳥的人也多起來。”演豐鎮后排村村民林尤海告訴記者,鳥越多說明環境越好,近年來村民們都自覺愛鳥護鳥,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也經常在附近巡邏,大家一起守護好鳥兒。
南遷的候鳥陸續抵達海口,正是觀鳥好時節。海口市林業局提醒廣大市民游客,觀鳥時盡量穿暗色的衣服,不要穿戴顏色鮮艷的衣物、飾品;在拍攝時,應保持適當距離,不可大聲喧嘩,以免驚嚇到它們。特別是,不可為了便于觀察或攝影,隨意攀折花木,破壞野鳥的棲息地和附近的植被生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