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推動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企業“點綠成金” 產業“逐綠前行”
11月1日,齊魯制藥綜合智能高架立體倉庫內,工作人員正在掃描RVG軌道車出庫貨品。記者 康登淋 攝
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2024年度省級綠色工廠名單,18家企業被評為2024年省級綠色工廠,其中海口國家高新區5家企業入選,成為海口重點園區以“綠動力”激發工業新動能的生動縮影。
日前,《中共海口市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海口實踐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海口工業企業不斷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綠色產業煥發勃勃生機。
看工廠車間的綠色“蝶變”
向綠色要效益,為發展添動能,如何做到?今年獲評省級綠色工廠的齊魯制藥海口基地,依托生產全過程的綠色化、低碳化、循環化改造,走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子。
11月1日上午,記者在位于齊魯制藥高端智能加工制造中心項目的能源管理綜合平臺看到,空調系統、空壓機系統、冷水機組等主要用能設備的能耗數據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工作人員正通過數據分析動態優化能源方案。“平臺上線運行一年多來,有效杜絕了跑冒滴漏等情況,目前整個車間單月總蒸汽流量相較于年初已降低三成,累計節約一萬多立方米天然氣。”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建華說道。
其他生產環節,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同樣為“綠色賬本”增色不少——在生產車間,采用三級熱交換技術的凍干機單臺每年可節約用電超20萬度,折算減少約60噸標準煤的燃燒排放;車間純化水制備系統完成濃水回收改造,系統回收率提高到90%,5套系統每年節約1萬余噸水。
堅持逐“綠”前行,齊魯制藥并非個例。在海口江東新區,今年投產的中國移動海南國際數據中心項目創新性應用了高溫冷凍水、全鏈路變頻、AI智慧運維等節能新技術,滿載情況下每年可節約用電約3500萬度,減少碳排放約9500噸。“通過回收數據中心設備產生的熱量,還能供應周邊學校、企業使用,達到進一步節能減排的效果。”中國移動設計院機電EPC項目經理王強介紹。
聽綠色產業的“拔節”之音
新能源產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競爭的制高點。今年以來,海口國家高新區不斷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有機融合,助推新能源產業發展“換擋提速”。
不久前,由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裝配生產的豐田新能源托盤堆垛車在海口國家高新區量產下線,這是該企業首批應用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生產的新能源托盤堆垛車,標志著海南新能源特種車輛產業發展實現新的突破。
“目前我們在海口高新區的自有工廠已開始組裝生產,預計每年可以生產新能源特種車5000臺,達產后年產量1萬臺,生產特種車輛車型包括行李牽引車、工程車輛等。”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的落地投產將助推園區新能源特種車輛產業集聚發展。
今年8月,吉利星際客車自主研發的首款醇氫電動公路客車U11M在位于美安生態科技新城的海南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工廠亮相發布,并現場完成230臺購車訂單簽約。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車型搭載吉利自主研發的6L甲醇發動機,車輛續航里程超過600km,將為新能源公共交通出行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
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園區將推動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同步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實踐,統籌規劃低碳園區,為打造海南制造業減污降碳特色路徑貢獻力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