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近期發布了27個2024年“五老”工作室優秀案例名單。其中,秀英區石山鎮“銀發”育苗“五老”工作室榜上有名,是全省唯一上榜案例。
發揮“五老”優勢 合奏愛心助學曲
“孫女小雯今年讀大三了,謝謝王主任你們一直以來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孫女有學上。”11月5日上午,秀英區石山鎮榮堂村的鐘奶奶看到石山鎮“銀發”育苗“五老”工作室的志愿者時,拉著他們的手連聲感謝。
鐘奶奶口中的主任,正是石山鎮機關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石山鎮“銀發”育苗“五老”工作室成員王基光。年過七旬的他,2009年從教育崗位退休后,并沒有閑下來,而是加入石山鎮關工委隊伍。“看著我們資助過的孩子如今有的順利踏進了大學校園,有的步入了職場,我感到很欣慰。”王基光說,十幾年來,他和工作室的“五老”一邊跑學校、進村居,深入一線調查摸底鄉村困難青少年實際情況,一邊奔波籌集助學金,發動社會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資助學,一同助力孩子們的求學夢。
在石山鎮“銀發”育苗“五老”工作室成員的努力下,許多企業和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自2017年工作室成立以來,共募捐了872.6萬元,助困學生3008人,發放助學金483.7萬元,為困難青少年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供堅實保障。
11月5日,石山鎮“銀發”育苗“五老”工作室成員在學習交流。記者 石中華 攝
匯聚“五老”力量 護航青少年成長
“火山腳下人家,歡也歌,憂也唱,情悠揚;山歌在石間生,心里長……”當天上午11時許,在石山民歌傳承人、石山鎮“銀發”育苗“五老”工作室成員王如宣的指導下,石山中心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操場上認真學習石山民歌《火山謠》。“這首石山民歌我很喜歡,王爺爺還教我們用石山方言歌唱,大家學得都很認真。”學生陳寶卉說。
為更好傳承石山民歌,石山鎮“銀發”育苗“五老”工作室聯合秀英區文化館在石山中心小學設立“火山山歌(石山民歌)非遺傳承示范基地”。這兩年來,王如宣等黨員志愿者經常深入校園授課,引導學生們自覺成為石山民歌技藝的保護者、傳承者。“看到政府大力推動石山民歌傳承,我們很開心。今后會繼續發揮我們的力量,讓更多人愛上石山民歌。”王如宣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石山鎮“銀發”育苗“五老”工作室通過搭建關心下一代工作平臺,面向全鎮青少年開展家風家訓培養等各類主題活動47場次,受教育青少年14000余人次,讓青少年在參與活動中感受良好家風家訓,培養他們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心。“我們將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繼續為石山鎮關心下一代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持續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才貢獻‘銀發’力量。”王基光表示。
11月5日,在石山中心小學,石山民歌傳承人與學生齊唱石山民歌《火山謠》。記者 石中華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