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指揮中心注意,現在開始呼叫點名,各指揮中心報告演練準備情況……”
11月5日6時許,晨曦初露,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總指揮部內已燈火通明。大屏幕上,各交通干道、保障酒店和競賽場館的閉路電視畫面清晰可見;指揮中心各座席中,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調配交通運力和警力資源,緊鑼密鼓地為當日舉行的運動會第二次合成演練進行準備。
交通保障壓力測試確保安全有序
“運動會第二次合成演練現在開始!”隨著演練開始的指令下達,三亞的街道被賽會的熱情喚醒,與指揮中心一齊“動”了起來。
在運動會倒計時17天之際,運動會各指揮中心在一天時間內先后開展競賽版塊演練和開幕式合成演練,就各項目運動員及技術官員開賽日駐地酒店至比賽場館(場地)大規模指揮調度、表演項目(室內)開賽日上午比賽、嘉賓參加開幕式等科目進行全流程、全要素模擬演練,檢驗檢測運動會各指揮中心的協同調度能力。
“報告指揮中心,大王棕酒店第一批次車隊已發車。”6時15分許,運動會總指揮部內的對講機傳來首支車隊出發的報告。在當日舉行的第二次合成演練中,交通運輸協同指揮調度演練將從早晨持續到夜間,占據了演練內容的絕大多數,是合成演練的重中之重。
“將交通運輸作為開幕式演練的‘重頭戲’,是因為開幕式當日的交通運輸涉及25家嘉賓、代表團酒店,以及24個觀眾集結點的協同調度,屆時要將車輛匯集到三亞市體育中心。準點有序將嘉賓、代表團等參會人員安全、有序地送抵場館場地,是需要實踐來檢驗的。”運動會現場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本次演練將通過道路壓力傳導測試三亞的交通承載力,并對演練開幕式場館的嘉賓、代表團、觀眾等抵達、入場、就座和退場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模擬和試演,形成全流程、全要素的閉環演練,并檢驗突發情況應急預案是否科學合理、檢測相關工作人員對預案的執行力度。
賽事組織精準演練確保平穩精彩
“嘿喲!力量!嘿喲!速度!”上午8時許,整齊劃一的龍舟號子在三亞河上響起、愈發嘹亮。
11月5日,運動會第二次合成演練舉行。圖為龍舟比賽演練在三亞河上舉行,技術官員在現場統計分數。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程龍 攝
“我們龍舟和獨竹漂競委會所有工作人員依時全部到崗,并逐一對比賽場地、賽場流線、停車場、功能房、觀眾席、音響、器材、衛生保潔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檢查,確保龍舟比賽能夠按時按點、照計劃流暢進行。”龍舟和獨竹漂競委會副主任張長鵬介紹,在賽前檢查順利通過后,龍舟和獨竹漂競委會立刻轉入代表團與技術官員車輛協調、運動員檢錄與熱身引導等工作中,準時為龍舟“點睛”、宣布項目開賽。
交通運輸演練緊鑼密鼓開展的同時,毽球比賽、龍舟比賽以及表演項目比賽的全要素協同演練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賽前階段,針對賽前檢查、交通準備、接待服務、比賽準備、比賽實施、應急處理、頒獎實施、新聞宣傳、比賽結束、比賽收尾、比賽總結等十一個環節逐項展開演練;賽中時期,各競賽信息組圍繞成績錄入上傳工作,原始評分表存檔、成績公示工作進行模擬和檢驗;賽后環節,志愿者有序引導參會人員登車、返程,各競委會則就演練內容進行復盤。
11月5日,運動會第二次合成演練舉行。圖為龍舟比賽演練在三亞河上舉行。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程龍 攝
“演練基本達到預期,但在復盤中,我們也發現了相關問題。”張長鵬透露,演練復盤后,龍舟和獨竹漂競委會將相關問題整理成冊、并將向上反饋,繼續優化競賽環節。
應急情況處置確保科學高效
“前方鹿城大道妙林路段出現'交通事故'!”對講機中突然傳來路面事故的通報,霎時間,整個交警指揮中心行動起來。
“立刻指揮車隊切換到水蛟路-繞城高速-水泥廠互通-抱坡路-9號路- P4停車場的應急路線。”
“請鳳凰分局交警大隊配合組織社會車輛分流,并對S48信號燈路口和海角互通匝道進行流量壓縮管控……”
11月5日,運動會第二次合成演練舉行。圖為三亞河龍舟比賽演練現場開展急救演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指揮中心大屏幕上,閃爍的車隊信號有序地轉向,朝著三亞市體育中心白鷺體育場的方向穩步行進著。雖是應急模擬情景,但指揮中心中的工作人員無不神情嚴肅、嚴陣以待。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車隊離目的地越來越近。
“安全抵達!”隨著對講機里傳來報平安的訊息,指揮中心中的工作人員心里的石頭也落了地。
運動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設置應急演練環節,旨在提高各指揮中心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在發生意外情況時能夠迅速反應,保障運動員和觀眾的安全。“我們還設置了火災、踩踏、安檢、暴恐等13類緊急狀況模擬場景,并針對性地設計了相關演練流程,確保每個流程、每一場景的安全保障工作順利執行。”安全保障指揮中心副指揮長占達偉說。
“我們將落實落細各項工作,全力以赴辦好這場民族團結的盛會、群眾體育的盛會。”運動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