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海南東寨港(三江灣)生態修復項目現場,數百只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須浮鷗現身,場面頗為壯觀。它們時而在水面上嬉戲覓食,時而停留在電線桿上“排排站”,時而成群結隊在退塘后的灘涂上空盤旋,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生態畫卷。
11月6日,成群結隊的須浮鷗在海口三江灣濕地上空“飛舞”。記者 石中華 攝
須浮鷗體長約25厘米,額和胸腹呈黑色,翼、頸背及尾上覆羽呈灰色,尾淺開叉。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三江保護站護林員王亞林告訴記者,須浮鷗屬于冬候鳥,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主要以小魚、蝦、水生昆蟲等水生脊椎和無脊椎動物為食。
正在捕食的須浮鷗。 記者 石中華 攝
須浮鷗飛行技能超群,當它們對魚類進行攻擊時,會飛速俯沖直撲水面,捉到小魚后又以敏捷的姿勢拉起,還能在同一個地方保持振翅飛翔和懸停喂食,極像懸停的直升機。作為濕地生態系統的精靈,須浮鷗有著重要的生態功能,喜歡結群在海岸附近活動,尤其喜歡在蝦塘上盤旋,取食時扎入淺水或低掠水面,停歇時會密集站在電線或漁網上,被稱為“叼魚郎”。“數百只須浮鷗現身,說明這里生態環境好、底棲動物豐富、棲息地安全?!焙D蠔|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工程師馮爾輝說。
除了須浮鷗,記者還在項目現場發現了成群的白鷺、蒼鷺、池鷺等候鳥?!芭c以前相比,現在來這里棲息、覓食的鳥越來越多了,三江灣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中鐵十二局海南東寨港(三江灣)生態修復項目副經理文超說。
據悉,海南東寨港(三江灣)生態修復項目位于東寨港保護區塔市、道學、三江灣片區,建設內容包括種植紅樹林1600畝,紅樹林(幼年林)撫育2815畝,鳥類、水生動物、椰林生境改善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完工后,將為??谛绿砑t樹濕地近萬畝。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