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栗鳽現身海口
刷新海南鳥類新記錄
11月11日,海南華僑中學高中部校園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栗鳽在榕樹上棲息。記者 石中華 攝
近日,海南華僑中學高中部校園內出現一只棕色大鳥,引起了在校師生廣泛關注。后經海南觀鳥會專家鑒定,這只神秘的鳥類是國內極為罕見的保護動物——栗鳽(jiān)。
全身棕褐色,頸部具有明顯的栗紅色羽毛……11日下午,記者在海南華僑中學高中部第一食堂旁的一棵大榕樹上見到了這只栗鳽。樹下人來人往,栗鳽站在樹上一動不動,眼神呆萌,一點都不怕人。記者發現,站久了后,它會轉動身體,換個方向站立,也會伸展一下翅膀和腿,或者梳理一下羽毛。不時有路過的同學駐足觀賞,或舉起手機拍照。
最先發現這只鳥的是該校高二年級學生馬丁,他是一名觀鳥愛好者,能辨認百余種鳥類。“11月3日下晚自習后,我去食堂的路上發現了它,覺得它很特別。”馬丁根據其“脖子長、嘴巴尖、一動不動”的特點,初步推測其為鷺科,并將該信息報告給學校和地理老師李丹。經李丹聯系往屆相關專業畢業生核查,確定其為栗鳽。
該結果也得到海南觀鳥會記錄中心負責人李飛確認。他告訴記者,栗鳽主要在日本南部繁殖,菲律賓越冬,在我國東部沿海偶有記錄。這次僑中發現的栗鳽是海南省首次記錄。推測是由于近期臺風較多,該栗鳽受天氣影響而偏離了正常遷徙路線,屬于迷鳥個體。
李飛介紹,栗鳽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是鵜形目鷺科夜鳽屬的鳥類,偏好棲息在靠近水源的密集、潮濕的低地和山麓森林中,如河流和沼澤地帶。栗鳽種群在最近數十年里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因此被列為全球易危物種。
栗鳽主要在夜間或晨昏活動,白天一般在站在樹枝上休息,喜愛捕食蝸牛、蚯蚓等食物。“它已經在僑中待了一周,大概是因為學校環境較好,尤其是校園里有一些富含土壤動物的草坪可以為其提供食物。”李飛說,栗鳽會在此地待多久,不得而知。
發現這一珍稀鳥類后,海南僑中及時將情況上報給海口林業部門。“林業部門回復我們,不要打擾栗鳽生活,觀鳥的時候要保持一定距離,也不要投喂。”馬丁說。同時,學校也號召全校師生文明觀鳥,為栗鳽創造良好的棲息環境,守護好這美麗的精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