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爬椰子樹是不少人的拿手好戲,并且還形成了一項比賽。作為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的新增競賽項目,連日來,攀椰競速項目廣受關注。
攀椰競速項目的選手進行集中訓練。記者 袁琛 攝
爬椰子樹為啥能成為比賽項目?爬椰子樹難度有多大?它的正確攀爬方式是怎樣的?11月21日下午,海報集團全媒體記者來到位于西南大學三亞中學的攀椰競速項目賽場,沉浸式感受椰子樹應該怎么爬。
攀椰競速,顧名思義是比攀爬椰子樹的速度。據悉,這項運動源于海南民間爬樹摘椰子的生活勞作場景,后來發展為海南民間喜聞樂見的“摘椰子”比賽活動,集趣味性、娛樂性、競技性為一體,頗具海南特色。
步入賽區,只見兩棵筆直高聳的仿真椰子樹矗立在空曠的操場上。向上眺望,椰子樹頂端懸掛著計時器。“當運動員向上攀爬,并觸碰頂端的計時按鈴,用時最短者獲勝。”攀椰競速項目裁判員李巖介紹,根據比賽規定,男子運動員的攀爬高度是9米,女子運動員則為7米。
箭步沖刺、輕快起跳、手腳并用、向上攀爬……現場,來自各代表團的運動員紛紛上樹訓練,動作一氣呵成,短短幾秒鐘便迅速登頂,引來連連喝彩。
此時,躍躍欲試的記者也決定參與其中,助跑沖刺后一個箭步躍起,雙手和雙腳緊緊扒住樹干。可向上攀爬時,記者卻發現怎么也使不上勁,不知該從哪里發力。別說競速了,想上個樹都困難!
“僅有爆發力還不夠,穩定雙腳后,腿部、腹部以及手臂都需要齊齊發力。”見狀,湖南代表團攀椰競速項目運動員潘子豪主動向記者講解起攀爬要領。
“既要有力量,也要有速度!”一旁,云南代表團攀椰競速項目運動員李旭補充道。有著多年攀巖經驗的他表示,攀椰競速和傳統的攀巖項目有許多相似之處,注重考驗運動員的攀爬技巧和體能耐力,“訓練數月,就為這幾秒”。
交流過程中記者還注意到,此次參加攀椰競速項目的運動員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中,有“出于好奇想試試看”的高校體育教師,有“從小就喜歡爬樹”的高中生,還有“想換個項目體驗一番”的排球運動員……“從14秒練到8秒,這次的比賽目標就是繼續突破自我。”海南代表團攀椰競速項目年齡最小的14歲運動員朱夢玲說。
兩個小時過去,各代表團有序完成當天的適應性訓練。接近尾聲,記者又拋出了一個問題:“爬椰子樹為啥會有這么大的吸引力?”
“這是一項親近自然的項目,能讓大家在比賽過程中充分享受自然環境。”李巖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