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好“稅惠”肥 “盆景”變“苗圃”
今年前10月海口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試點企業完成內銷貨值11.6億元
11月28日,海南倍特藥業海口生產基地的智能立體倉庫內,AGV機器人往來穿梭裝卸藥品貨物。 記者 石中華 攝
連日來,位于海南倍特藥業海口生產基地的智能倉庫一片繁忙,一臺臺AGV機器人往來穿梭,一排排已打包裝箱的貨物正等待發往全國各地醫院。入選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試點以來,該企業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擴大生產規模,產量產值節節攀升。
今年以來,海口加快推進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紅利釋放,助推“盆景”變“苗圃”。據統計,今年前10月,全市試點企業累計完成內銷貨值11.6億元,減免原料關稅超0.97億元。
惠企減負:企業輕裝前行
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是海南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最核心的稅收管理政策之一。
“今年以來,依托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的精準扶持,我們將有越來越多產品落地海口,BFS(吹—灌—封)系列產品生產線擴建速度也不斷加快。根據測算,今年公司用于生產的進口聚丙烯顆粒超過500噸,免進口關稅后可節省費用約100萬元。”海南倍特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爭光告訴記者。
產銷兩旺的場景同樣在位于海口綜保區的海南垣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上演。記者現場看到,一批批進口牛肉在這里完成深加工,經海關查驗后出區銷往成都、重慶等地。“企業通過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生產成本能降低5到6個百分點。”該公司副總經理李國金介紹,今年公司年產值預計將達1.5億元左右。
今年9月底,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首批加工增值藥品匹伐他汀鈣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分別完成出貨,標志著海南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政策試點擴區工作在海口接連實現全閉環落地。
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服務專班的跟蹤指導、政策紅利的加速釋放,讓企業在享受利好的同時,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也為后續加大投入、增產擴能強了底氣、添了動力。
試點擴容:產業多點開花
《海口市做強工業經濟二十條措施》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試點推行“就近可辦”改革,為企業提供免費優質的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試點申報等“代辦服務”。今年以來,海口各重點園區多措并舉,推動政策試點在各產業領域多點開花。
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試點擴區以來,海口綜保區已落地多個加工制造產業項目。目前,園區加工增值備案企業達17家,10家企業投產,累計出區貨值約6.69億元,減免關稅超千萬元。
在海口國家高新區,去年底發布全省首個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封關壓力測試獎勵措施以來,園區新增獲批加工增值試點資格或流程測試的企業10家,已累計獲批14家;試點產品達20多個品種,涵蓋醫藥、醫療器械、高端食品、先進制造等產業領域;已累計“二線”出區貨值達4.87億元,減免關稅超過265萬元;試點企業培育庫在培企業10余家,初步形成了政策試點一批、申報一批、培育一批、招商一批的增點擴圍發展態勢。
建立“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鼓勵類產業企業備案機制,加快試點企業審批速度;指導各重點園區組建服務代辦工作組,對具有政策試點資質意向的企業實施精準指導;組建專項招商工作小組,引進適用加工增值政策的企業和項目落地海口……今年以來,海口相關部門深入企業一線開展上門輔導,助力企業用好用活政策,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大政策宣貫和業務指導力度,強化對在培企業的指導和扶持,解決企業試點申報工作的堵點、難點問題,推動優惠政策實現直達快享、應享盡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