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海口平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口平野”)承修的4臺日本豐田牌叉車,在海口綜合保稅區完成各項維修流程、辦理貨物出區手續后順利通關放行銷售至國內,完成暫時進境修理轉內銷全國首單業務。這標志著海南自貿港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方面實現又一新突破。
11月29日,海口平野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后的檢查工作。記者 石中華 攝
相關資料顯示,國內二手叉車市場需求量大,2023年交易量超過15萬輛,交易額超過100億元,其中廣東、浙江兩地居多。海口平野負責人肖雄山介紹說,利用暫時進境修理政策,海口平野將日本進口的二手叉車在海口綜合保稅區維修后,內銷至海南、深圳、上海等地,通過相關經銷商體系進行銷售或租賃,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同時將部分維修后的產品延伸轉口至其他國家。
“對自境外暫時準許進入試點地區進行修理的貨物,復運出境的,免征關稅;不復運出境轉為內銷的,照章征收關稅”,是海南試點措施之一,實施范圍是海南自貿港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省商務廳、海口海關等單位聯合印發《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開展暫時進境修理試點的監管方案(暫行)》,為有序推進相關政策落地提供政策支撐。
為加快推動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兩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承接運用優惠政策,海口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積極會同省商務廳、省工信廳、海口海關及所屬美蘭機場海關、馬村港海關等部門,深入開展產業研究,主動對接國內外有政策運用需求企業,共同服務保障項目落地。此次海口平野叉車維修業務在“轉內銷”上實現突破,標志著暫時進境修理業務全流程正式打通。
海口綜保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園區積極承擔自貿港核心政策先行先試、壓力測試重要使命,在各職能部門支持配合下完成多個海南自貿港及全國首單創新業務。未來園區將繼續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制度集成創新,以產業需求和企業需求為導向,著力培育暫時進境修理、保稅維修再制造等新型工業,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