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名木價值,賦能行業發展。11月29日至12月1日,2024沉香花梨國際大會在海口舉行,大會通過舉辦系列主題論壇、展覽拍賣等活動,為業界提供交流與合作平臺,促進海南及國內外各地區沉香、花梨產業發展。
一片瓊香冠天下。獨特的自然條件、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產業基礎,構成了海南沉香產業的發展優勢。近年來,海口持續推動沉香種植規模擴大,著力推進沉香精深加工產業發展,積極推廣拓展沉香應用,不斷推“沉”出“香”興產業,走出了一條將沉香與鄉村振興、大健康、農文旅等領域深度融合的產業化發展路徑。
11月29日,2024沉香花梨國際大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琳瑯滿目的沉香制品吸引不少外籍嘉賓前來了解選購。記者 蘇弼坤 攝
沉香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近日,記者走進瓊山區云龍鎮東田村占地800多畝的海南沉香降真香共享農莊(海南沉香降真香研究和試驗發展中心)。農莊的種植基地內,十幾位村民穿梭在樹木之間,進行除草作業。陽光下,粗細各異的沉香樹身著灰褐色“外衣”,盡情舒展著枝葉。園區技術員嚴加熟練地用鉤刀挖向一棵樹的孔洞,隨著鉤刀的深入,黑色物質逐漸顯露出來。“瞧,這就是‘冠絕天下’‘一片萬錢’的沉香。”嚴加介紹。
沉香并非某種特定樹木的名稱,而是瑞香科沉香屬樹木在遭受創傷后,創傷部位為修復自身而形成的一種含有木質成分和油脂成分的混合物。沉香屬樹木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兩廣、云貴地區及海南島,海南主產土沉香,又名莞香樹、白木香樹。
“我們眼前這片廣闊的沉香樹林地,過去曾是荒草地。2020年我們租下這片土地開始種植,如今這里已有22萬株沉香樹。我們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附近村莊的農戶種植沉香樹,并通過統一收購、包裝、銷售等方式,讓農戶享受發展生產、就業參與、土地流轉等多種收益。”海南沉香降真香共享農莊負責人胡華東介紹,去年該園區帶動206戶農戶種植沉香樹,目前在園區長期務工的人數達40余人。
在2024沉香花梨國際大會現場展示的精美沉香制品。記者 蘇弼坤 攝
東田村村民廖至武已經在共享農莊工作了2年多,主要從事除草打藥、管護沉香樹工作。于他而言,這個“家門口”的就業崗位,讓他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在美蘭區靈山鎮的海南珍稀植物科技園內,海南昌明豐德沉香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敦壯向記者展示了一張公司現有沉香基地的全省分布圖。吳敦壯介紹:“我們除了在海口這座科技園內種植有120畝沉香樹,在五指山、澄邁、瓊海、文昌等市縣也有種植,目前在全島按照國家中藥材GAP標準化種植的沉香樹已經超過10萬株。”
除了基地大規模種植外,海口也有一些個體“種香人”。如海口人張昌鵬在瓊山區三門坡鎮種植了1萬余株奇楠沉香樹,如今已有5年樹齡的奇楠沉香樹干胸徑長達10至15厘米,有些已經結香。
11月22日,在位于美蘭區靈山鎮的海南珍稀植物科技園內,海南昌明豐德沉香產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取香。記者 楊鶴 攝
良種選育助力產業升級
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強力支持。海口于2021年出臺《關于推進沉香產業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在沉香種植環節財政補貼900元/畝,通過政策引導調動農戶種植的積極性。據海口市林業局統計,全市沉香種植面積已從2021年的5385畝增加至目前的約7200畝。
種植是沉香產業鏈的關鍵一環。要選育出更優質的沉香種苗,推動沉香生產提質增效,離不開專家的貢獻。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海口綜合試驗站站長、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戴好富及其團隊,自2004年便開始致力于沉香研究,也是省內較早開啟沉香良種選育工作的團隊之一。
“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熱科系列5個品種的研發,均為白木香品種。目前在海口種植有‘熱科2號’‘熱科5號’和‘熱科6號’等良種,具有易產香、產量高、質量優的特點,可將結香期從過去的8到10年縮短至3到4年。”戴好富告訴記者,一畝地通常可種植300余棵沉香樹,以“熱科2號”為例,結香后平均產出為1000元/棵,一畝地的經濟效益理論上逾30萬元。
海口大力支持沉香科研工作,科研人員圍繞新品種選育、市場標準規范、沉香產品研發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沉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早在2022年,海口市科工信局就制定出臺了扶持沉香科技項目的相關政策,積極推進沉香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立項扶持海南沉香降真香研究和試驗發展中心實施的奇楠沉香品種推廣應用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種植奇楠沉香樹面積313.53畝,研發出的沉香精油、沉香茶、沉香酒等品牌產品遠銷國內外。
在位于龍華區學院路的一家沉香產品直營店內,沉香精油、沉香面膜等幾十款沉香深加工產品琳瑯滿目。“這些產品大多由戴好富團隊的科研成果轉化而來,由我們在海口進行深加工、銷售。”海南娜古芳沉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錦玲介紹。
位于龍華區的寶月沉香國際酒店打造了以沉香為主題的品香空間,工作人員正在向市民游客介紹沉香制品。記者 蘇弼坤 攝
積極構建多元產業生態
近年來,海南省大力扶持沉香產業發展,將沉香樹列為重點發展的海南“六棵樹”之一。資料顯示,目前海南沉香種植面積已達15.5萬畝,年產量約400噸,省內主要綜合性沉香企業今年上半年銷售額高達35.7億元。
在海口,沉香的應用也愈發廣泛。海口市沉香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省登記在冊的沉香經營主體共有900余家,注冊地在海口的有300余家,生產熏香品、工藝收藏品、食品藥品、日化品等4類300多種產品,有效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促進了沉香資源的創新利用。
在我省很多文化和旅游場所,沉香手串、沉香香薰、沉香精油等沉香衍生品受到游客青睞。在海口市秀英區,今年7月開工的海南省黃花梨沉香博物館正在加快建設中;在龍華區的寶月沉香國際酒店內,以沉香為主題的品香空間,向入住的市民游客展示海南獨特的沉香文化。
依托沉香衍生出的科普研學、農業旅游、度假養生等相關產業,在海口也發展得如火如荼。在海南珍稀植物科技園,海南花梨、白木香、紫檀等多種珍稀樹種讓人目不暇接,市民游客可在此近距離感受科技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在海南沉香降真香共享農莊內,3600平方米的沉香展示館向公眾普及沉香知識和歷史,農莊內還開發有果園采摘、漁業垂釣、沙灘摩托等多種休閑娛樂項目,市民游客在這里度假養生,吃沉香雞,釣沉香魚,近距離認識沉香,品鑒沉香,參與各種與沉香相關的體驗活動。
去年出臺的《海南省沉香全產業鏈創新發展規劃(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全省沉香種植面積達18萬畝,沉香年產量達600噸,產值50億元以上。圍繞“兩基地、兩中心、一模式”總體布局沉香產業發展,即打造“國際優質沉香原料基地、國際沉香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國際沉香研發中心、國際沉香貿易中心、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教君在2024沉香花梨國際大會上說,海南的沉香花梨產業正在積極探索從一產逐步向三產融合發展的途徑,實現百姓富產業興生態美的有機結合。海南省沉香產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相信通過各方的齊心協力,全方位的產業融合將構建起多元化的產業生態,為沉香產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在海南省博物館的沉香展館內,市民游客認真觀賞富有美感的沉香標本。 記者 蘇弼坤 攝
記者手記
加快推動沉香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在2024沉香花梨國際大會上,沉香手串、飾品、精油、護膚品、雕塑等沉香衍生品購銷兩旺,優質海南沉香備受客商、觀眾肯定。但與此同時,業界也提出,當前海南沉香產業同時面臨著產業集聚度不強,國際化程度不高;沉香加工能力不強,特色優勢品牌缺乏;缺少龍頭企業帶動,尚未形成規模等問題。
于海口市而言,應如何提“質”向“新”,加快推動沉香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將這一“黃金產業”做精做深做強?
種植是根本。在不斷提高沉香產能的同時,我市應科學規劃沉香種植區域、調整種植品種結構,提升效益與品質。
科技作驅動。我市應加強沉香良種選育、結香技術、鑒定技術、藥效驗證與挖掘、精深加工與產品開發等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推動院企深度合作,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產品力。
產業融合發展為方向。積極推進沉香育種、種植、加工、貿易等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打造沉香主題的康養旅游景區、博物館和生態農莊,讓經營主體嘗到甜頭,讓特色產業發展更有奔頭,讓海南沉香這塊金字招牌散發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