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下午,在海口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閉幕會上,276名市人大代表現場投票表決,從12個候選項目中,票決確定2025年10項市級民生實事項目,涉及交通、養老、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
2024年8月,海口市正式啟動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征集工作,緊密圍繞保障與改善民生,重點征集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出行、城市品質、文化體育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項目的意見建議。通過人大代表推薦項目、向社會公眾征集項目、市直部門及各區申報項目等方式共征集項目建議324條。堅持普惠性、公益性和急需先立、成熟先立、好中選優等原則,強化組織領導、審慎論證研討、層層進行篩選,確定12個2025年市級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候選項目,并由市人大代表從12個候選項目中票決出10個項目。這些項目充分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具有群眾呼聲高、覆蓋范圍廣、受益對象多、可操作性強、社會效益好等特點。
由“民聲”促“民生”,讓“民意”更“滿意”。自2023年以來,海口市已連續三年實行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方式確定民生實事項目。民生實事項目由“政府配餐”轉變為“群眾點餐”,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和需求,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這些項目實施完成后,將讓自貿港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眾,讓廣大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打通“斷頭路”項目
項目計劃打通大英四街東段、長流三號路、國興中學南側規劃路、觀海路、白龍越江通道至海彤路等5條“斷頭路”,總長度4686.35m。
項目完成后可完善市政路網體系,有效緩解周邊12個小區、13個學校的交通壓力,方便約18.5萬名群眾出行。
建設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項目
通過對現有場所設施的提升改建,建設6個鎮街層面的具備全日托養、日間照料、上門服務、供需對接、資源統籌等功能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規模約為11400㎡。
項目實施后,可優化和擴大養老服務設施供給,更好滿足8萬名老年人多層次、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切實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
實施全市400戶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包括無障礙報警水壺、輔助門鈴提醒系統、馬桶助力器等,改造標準為8500元/戶。
項目實施后,可提升殘疾人生活質量、滿足各類別殘疾人個性化需求。
小型農田水利災后修復項目
對11個村莊農田實施灌溉設施修復,對安仁村與儒安村交界處農田實施排水疏通工程。
項目實施后,可完善約4800畝農田灌溉基礎設施,解決受臺風“摩羯”破壞導致部分村莊農田排水系統不暢的問題,受益農戶約1800戶。
破損人行道修復改造項目
對人民大道、麗晶路、迎賓大道、龍昆南路、鳳翔東路、新大洲大道、椰海大道、濱海大道西段、龍昆北路、和平南延長線路等10條人流量大且破損較為嚴重的重點道路人行道進行設施更新及修復,修復面積約118000㎡。
對上述道路人行道尤其是電動車流量較多的路段(人民大道、迎賓大道、龍昆南路、鳳翔東路等)提升改造后,將進一步改善20萬市民的出行條件,提升海口的市容市貌。
配置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項目
于學校、大型商超、旅游景區、機關單位、社區醫院(衛生院)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投放1300臺AED設備。
項目實施后,將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資源配備,補充完善海口市急救體系,提升急救響應速度和救治成功率。
兒童愛眼護齒行動項目
一是對適齡兒童開展口腔疾病綜合干預,包括對10萬名適齡兒童進行健康教育、口腔檢查,根據適應癥標準篩選、實施牙齒局部用氟、窩溝封閉等綜合干預;二是對2.4萬名一、二年級兒童進行眼疾病篩查和干預,篩查內容包括近視、弱視、斜視等。
項目完成后,可有效保護12.4萬名適齡兒童口腔與眼視力健康,引導適齡兒童養成良好口腔與眼視力健康習慣。
優化農村客運線網項目
對5條農村公路實施旅游化改造、交通安全提升改造,對部分旅游景點、學校等農村客運骨干線站臺實施升級改造,新建、改建39個城鄉客運站。
該項目覆蓋20個鄉鎮及26個旅游景點,實施后可推動農村客運高質量發展,打造農村客運骨干線網,進一步優化提升農村客運通達率和服務水平。
“書香校園”建設項目
對全市鄉鎮中心學校和薄弱學校共30所學校的閱讀空間進行建設完善,包括空間選址建設、豐富圖書配備、優化閱讀環境等。
項目實施后,將引導激勵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增強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助力書香海口建設,惠及約6萬名師生。
殘疾兒童托管康復服務項目
對0-6歲,家庭情況為低保、特困,且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病殘兒童提供托管康復服務,康復訓練時長為7個月/每年,標準為1750元/人/月。
項目實施后,可提高病殘兒童生活自理、社會適應和學習能力,改善其未來生存與發展狀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