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入成型起勢階段
堅持以開放促改革 經濟發展持續向好
1月15日上午,2025年海南省兩會“自貿港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海口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一年來,海南堅持以開放促改革,扎實推進封關制度設計和項目建設,有序開展重點領域壓力測試,堅決抓好重大風險防控,推動經濟發展持續向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入成型起勢階段。
A 封關運作準備工作全面鋪開
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于文仲在會上介紹,2024年,海南自貿港“零關稅、低稅率”政策紅利持續擴大。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落地實施,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審批權限下放海南,擴大至全省范圍實施,申請試點企業翻兩番,獲批資格企業和享惠企業翻番。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吸引人才、企業加速集聚;“五個自由便利”政策穩步擴容。圍繞海南文化旅游、航空航天等產業需求擴容鼓勵類產業目錄。探索境外人員在“海南e登記”實現外資企業全程電子化辦理,企業開辦時間壓減90%,材料壓減超77%;“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政策靠前探索。增值電信業務擴大開放試點正式啟動。三大運營商海口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獲批設立,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項目竣工。推進跨境交流專用通道使用,提供國際互聯網快捷訪問。建成部省數據共享專區,實現國家數據直達服務基層。
封關運作準備工作全面鋪開。第一批封關運作31個項目全部竣工驗收,與之相關的信息化項目上線試運行。按照“大樣本、全覆蓋”的思路,全力推進壓力測試清單27項任務落實,壓力測試場景不斷豐富,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等測試項目取得重要成果。將農業、林業、交通、公安等部門管理事項前推后移,建立海關常規監管和海事、邊檢及運營企業協調共管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站通關”高效便捷的通關監管模式。
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有力有效。堅持把安全保障放在自貿港建設的前提位置,清單化、項目化、節點化推動相關工作。抓好“智慧海南”和“誠信海南”兩項基礎性工程,建立健全“審管法信”機制,加快構筑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深化“監督一張網”建設,以“數據大整合”助力“監督大貫通”。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叢勁松在會上介紹,2024年,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問題、新挑戰,該委著力發揮宏觀管理和經濟綜合部門職能,奮力推動自貿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推動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見效,高質量推進“兩重”建設,搶抓“兩新”機遇,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94個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全面開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審核通過率創歷年新高。
此外,省發展改革委推動我省第一批封關運作31個項目和4個查漏補缺項目全部建成。首創性建立符合海南自貿港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特征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原油進口管理制度。推動設立境外企業投資快捷通道。推動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鼓勵類產業目錄(2024年本)》,新增鼓勵類33項。建立“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條目適用機制。新增臨空經濟、現代商貿、石化新材料等8個產業集群。編制《超強臺風“摩羯”海南省災后恢復重建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規劃》,推動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安全韌性。成功應對全省電力統調負荷6次創歷史新高的考驗,連續5年實現零錯峰限電,保障全省能源供應平穩有序。
B 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2024年,面對超強臺風“摩羯”和超強降雨等自然災害的連續沖擊,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實現大災之年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馬育紅在會上介紹,過去一年,我省農業經濟運行穩。災后及時組織“四搶”(搶排、搶收、搶修、搶種),以最短時間將農業生產秩序恢復到正常水平,實現了大災之年農業穩定增長的目標。農民收入增長穩。扎實推進農民增收三年行動,落實產業、就業幫扶措施,將因臺風影響突發返貧致貧風險急需幫扶的農戶,采取針對性幫扶,守住了不發生因災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穩。糧食、油料播種面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冬季瓜菜產量、產值、出島量創歷史新高,天然橡膠產量實現逆勢增長。
同時,封關運作涉農重點任務取得新進展。“二線口岸”監管職能前推后移、農產品便捷出島、涉漁“三無”船舶監管等重點任務扎實有序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建設邁上新臺階。實施農業重點產業“接二連三”三年行動,文昌、萬寧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國家績效評估,熱帶經濟魚產業集群在全國評審排名靠前,6家企業進入中國農業企業500強,“海南鮮品”全媒體總曝光量突破10億次。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媛介紹,2024年,全省工信系統團結拼搏,攻堅克難,取得較好成效,預計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左右,高于全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增長8%。總的來看,工信產業穩中有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自貿港建設重點任務加快推進。超額完成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應用攻堅行動年度任務;落地全國首單暫時進境修理內銷業務、全省首單再制造產品進口試點業務;湘瓊先進制造業共建產業園簽約企業27家,一批項目加快建設。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樂城研用—海口生產”模式首個品種“科塞拉”投產上市,獲批創新藥械品種數量快速增長,國際化步伐加快,出口額連續6年兩位數增長。
數字經濟取得新突破。開工新建2條國際海纜,獲批并啟動建設全國第四個全業務國際通信出入口局;獲批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生態軟件園、海口復興城兩大園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年度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預計全年突破1900億元。
融合創新取得新成果。2項制度集成創新納入自貿港制度創新案例;依托“信用+”“智慧監管+”,聯合多部門共享數據,實現多項惠企政策“免申快享”;技術創新聚勢賦能,海上風電制氫重大技術攻關和示范工程項目列入工信部支持計劃。
綠色發展底色更加鮮明。2家企業入選工信部水效、能效“領跑者”企業,評選18家省級綠色工廠;新能源汽車年度推廣超12萬輛,市場滲透率保持全國第一;獲批智能網聯汽車2項國家試點。
C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省營商環境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雪皓在會上介紹,2024年我省全力打好營商環境整體提升攻堅戰,累計發布并推廣實施5批44個營商環境示范案例,推出“我陪群眾走流程”“一碼通全島”“機器管招投標”“監督一張網”等一批標志性制度集成創新成果,有力化解一批企業和群眾投訴難題,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明顯成效,經營主體營商環境口碑不斷提升。
聚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市場環境更加公平有序。海南深化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改革,嚴格落實“非禁即入”,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取消更多許可事項,將127個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優化為告知承諾事項。
深入推進法治海南建設,法治環境更加公正透明。2024年,海南深入推進“一個系統管檢查”“清單之外無檢查”,全面實施場景式清單化12+N“綜合查一次”,推行“亮碼檢查”。推動誠信政府建設,累計創建“旅游消費先行賠付”等153個信用應用場景。
加快自貿港制度型開放,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加開放包容。海南對標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加快推動自貿港政策落地,實施系列開放制度措施,包括出臺實施擴大貨物貿易創新發展規模、推動雙向投資、跨境產業鏈合作等20條落實措施。
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政務服務和企業服務更加高效便捷。推進自貿港政策落實及首批外籍人士、港澳臺同胞和外資企業在瓊服務15個特色“一件事”主題建設。全力打造“自貿港為您來服務”“自貿港請您來投訴”品牌,持續開展企業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
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余翔在會上介紹,2024年全省商務戰線緊盯主責主業,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采取各類超常規舉措,實現商務工作穩中有進、亮點紛呈。
我省加快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大力推動制度型開放。推動30余項試點措施落地,再制造產品進口首單落地,暫時進境修理完成30余單業務,暫時出境修理為海南航空業節約逾2000萬元成本。統籌全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全省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提質升級。實現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業務擴圍提質,獲批或備案試點企業達到106家,帶動內銷貨值67.1億元,為企業減免關稅5.4億元。
全力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大力提振消費。省商務廳聚焦惠民生,出臺方案措施,廣泛開展宣傳,去年全年累計舉辦活動1000余場,受眾超過600萬人,帶動汽車、家電全年銷售分別增長8%和25%,家裝家居連月增幅超過20%,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數量排名全國前列。打贏穩外貿外資攻堅戰。克服外部嚴峻形勢,實現貨貿、服貿逆勢增長,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2776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外貿依存度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服務貿易進出口額567億元,同比增長24%。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全國排名第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