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各大博物館推出特色展覽,吸引眾多市民游客
觀展品年韻 賞寶鑒流光
1月30日是大年初二,在海南省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等多家文博場館里,一片喜慶祥和的景象。品文物之韻、聽新年禮樂、看年味民俗……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為這個春節增添了“文化味”。
上午9時許,海口市民劉雅婷攜帶一家老小走進海南省博物館,直奔新年大展——“譬若天工——中國古代文物中的科技奧秘”。她說,近幾年,來博物館感受別樣年味,有趣也有意義,已經成為他們家共享喜樂安康的一項新年俗。
該展覽展出來自故宮博物院、天津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19家文博單位的精品文物145件(套),展覽精選青銅、造紙印刷、瓷器、建筑、紡織多個類目,全方位展示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深邃與深厚。
漫步展廳,觀眾會遇見西周青銅器的莊嚴渾厚、漢代紙張的輕柔樸質、唐代衣錦的富麗絢爛、北宋汝窯天青釉的光彩流轉、古代建筑的巍峨奇巧,讓人情不自禁為古人非凡的智慧和創新精神所折服。
結合此展覽,海南省博物館還在省內第一次推出展覽劇本殺,參與者可利用手中地圖等道具,通過AR識別、互動答題等多種方式尋找線索,完成任務,跟隨展覽沉浸式游玩。這種新奇、時尚的方式,勾起了更多青少年對博物館展覽的興趣。
想知道明朝市集是怎樣的熱鬧景象嗎?想學習深海考古的知識嗎?想聽聽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中琺華器的故事嗎?那就去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吧!
據悉,春節期間,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展70余場新春系列活動,在“大明市集”體驗濃濃年味、以物換物參與“海絲貿易”、展廳“尋寶”爭做集章達人、主題課程走近深海考古……市民游客在此可解鎖“大明市集”+“深海考古”新玩法。
“我們一家三口從北京來瓊海旅游過年,第一次參觀南海博物館,里面的展品很豐富,特別是‘深藍寶藏’這個特展,能看到幾百年前的沉船,很是驚艷。”游客李煜說。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里的一位講解員說,春節期間的展覽都非常火爆。和平常相比,從外地來的游客更多。他們有的從周邊縣市來,有的從省外來,大多數人都對講解有需求,不是走馬觀花地看。
位于三亞大小洞天景區的三亞自然博物館同樣人潮擁擠。循著孩子們好奇的目光,館內的講解員認真向來訪游客介紹館內的藏品,帶領大家了解古生物進化史。
三亞大小洞天景區市場推廣部經理裴青表示,作為我省唯一的自然博物館,三亞自然博物館展品以恐龍化石為主,館藏標本2000余件,是一座集觀賞、展覽、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
“參觀自然博物館很有意義,不僅可以讓孩子們近距離了解生命的奧秘,還能在山海間盡享海天旅游的樂趣,一舉多得。”游客邢增麗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