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4個小時的車程,途經“山路十八彎”,2月1日中午,游客李鍶億來到了昌江黎族自治縣的王下鄉皇帝洞。一睹洞內風采后,他感慨:“不虛此行!”
步入洞內,濕潤的空氣中夾雜著淡淡的泥土芬芳,李鍶億沿著新鋪設的石道前行。抬頭望去,形態各異的鐘乳石在彩燈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有的如瀑布傾瀉,有的似玉柱擎天。
李鍶億游覽的是這個春節假期剛剛煥新升級后的皇帝洞。他還記得三年前第一次參觀皇帝洞時,這里還是一個“野生景區”。經過改造后,皇帝洞的可玩性、可賞性更高了。他評價:“這里成為了一處融合古代文明與現代科技的獨特旅游勝地。”
皇帝洞,是一處大型天然石灰巖洞穴,同時也是史前文化洞穴遺址。1月30日正月初二,洞內正式“亮燈”,利用光影技術展示當地文化,并結合3D投影向游客講述皇帝洞的發展歷史、與黎族文化的淵源等故事,打造沉浸式的文化體驗空間。
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溫春花介紹,目前皇帝洞景區的改造升級已基本完成,希望此次改造升級能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和沉浸式的游覽體驗,實現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一直以來,海南著力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這個春節假期,文旅融合碰撞出的新玩法、新業態愈加豐富多彩。許多景區景點像王下鄉皇帝洞一樣推新、煥新、上新,讓人們在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雙重律動中,陶冶情操、撫慰心靈。
2月1日晚,入夜后的儋州海花島旅游度假區沉浸在一片霓虹之中。地面上,千余攝氏度高溫的鐵水被擊打至空中后又漸漸墜落,四散成“火樹銀花”;天空中,漆黑的天幕被五彩斑斕的煙花點亮,夜空里“燈火輝煌”。
這個春節假期,游客們在海花島可以不帶重復地從早玩到晚。白天有白鯨、海獅、海豚、鸚鵡等各類萌寵秀,夜晚有川劇變臉、打鐵花、火壺等非遺表演。
海花島樂園總經理張慶范說:“海花島以‘非遺+尋味中國年’為核心,打造了貫穿日夜的文旅融合新場景,滿足不同客群的節日需求。”
在海口火山口公園,流動的藝術巡演演繹著文旅融合的別樣精彩。假期里,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舞者,穿梭在火山口公園,以現代潮服、本土民俗、古典雅韻三種風格的舞劇節目,講述火山腳下的歷史文化故事。
“我們把固定的演出分配在四個不同的場所,代表了火山口不同的文化場景,通過演藝形式展現火山口文化底蘊,讓大家的火山口之旅更有看點。”海口火山口公園副總經理郭文旭表示。
在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吃黎族簸箕飯,體驗黎族人家的美食文化;在澄邁那雅古村落品嘗下午茶,了解瓊北傳統民居的歷史;在陵水新村港住疍家民宿,感受疍家漁村的新氣象……
文旅融合,讓旅游更有厚度,也讓文化更顯活力。在海南的各大景區,文旅融合正成為一種新趨勢,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也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創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