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勝黃金,農時不等人。正值春耕備耕時節,走進美蘭區三江鎮禮家灣村,細心的人不難發現,今年的田間地頭少了彎腰插秧的農民,取而代之的是高效運轉的插秧機。田野間展現出一幅科技與農時交融的春耕畫卷。
農戶往插秧機上裝載稻苗。記者 康登淋 攝
3月24日,放眼望向禮家灣村約300畝的耕地,4臺插秧機往返穿梭其間,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依次滑落,迅速而整齊地排列在田地里。不一會兒工夫,原本空蕩蕩的稻田披上了一身綠色的“新裝”。
“今年初,我們向村里租下300畝地,計劃建設‘現代智慧農業示范區’項目,打造成農業機械化種植的示范基地,推廣成熟種植經驗和農機設備,解決機械化種植率低及農田撂荒等問題?!眹鴻C海南發展有限公司海南現代智慧農業示范區項目負責人凌晨介紹,示范區計劃將成熟經驗推廣至外地,助力公司市場拓展。
3月24日,數輛插秧機在禮家灣村的田間穿梭作業,展現出一幅科技與農時交融的春耕畫卷。記者 康登淋 攝
“以前人工插秧,大概一人一天可插一畝地,不僅辛苦,速度還慢;但今年4臺插秧機用2天時間,就基本能完成300畝地的插秧工作了。”在農機手余盛亮看來,相比傳統插秧方式,使用機械插秧不僅能夠保證秧苗下田深淺度和株行距一致,促進糧食穩產增產,同時還能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省時省力。
機械化插秧不僅提高作業效率,方便后期田間管理,同時也能更好地助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凌晨告訴記者,該公司聘請了當地村民對水稻進行日常管護,讓村民再多一份收入。對此,村民何瑞道深有體會,“家里有11畝地,以前自己種些水稻、毛豆等,收成不高;現在將地租出去后,不僅有穩定的租金收入,日常就來田地里放水、查看生長情況等,平時有空余時間還能外出打零工,收入整體上來了不少。”何瑞道說。
“從育秧、插秧,到無人機植保,再到收割,我們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绷璩拷榻B,這片土地流轉初期用于水稻種植,后續計劃采用稻蝦輪作(共生)、水稻和經濟作物輪作、科技成果轉化等模式,科技賦能打造農業現代化標桿,助力海南農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