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濕地訪客”到“生態衛士”
“體驗式科普+志愿行動”推動公眾實現角色轉變
4月4日,針對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塘內入侵物種粉綠狐尾藻和大薸快速繁殖新情況,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組織30余名志愿者開展專項清理活動,守護濕地生態安全。
當天上午,志愿者們組成多支清理小隊,在專業導師指導下穿上防水褲深入生態塘。專業導師向志愿者們普及粉綠狐尾藻和大薸生態危害,這兩種外來水生植物繁殖力極強,若不及時控制將遮蔽水面,導致水體缺氧、本土生物死亡。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清理,原來被覆蓋的水面慢慢展露出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肖浩軒說:“今天的活動既能保護濕地,還能讓我們認識入侵植物,學到了課堂外的生態知識。”據了解,活動參與者在完成任務后均獲得志愿服務證書。
4月4日,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塘內,志愿者在清理入侵物種粉綠狐尾藻。記者 石中華 攝
據了解,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近年來持續開展多樣化公眾活動,已發展成為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自然教育于一體的城市生態地標。“公園每年依托濕地日、世界環境日、植樹節等節點,開展濕地觀鳥、水浮蓮清理、植樹等主題活動。”秀英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李麗雅介紹,通過“體驗式科普+志愿行動”創新模式,推動公眾實現從“濕地訪客”到“生態衛士”的角色轉變,構建起“全民參與、共治共享”的生態保護體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