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9日消息(記者史子楊)4月29日下午,由海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主辦的“紀念海南解放75周年暨烈士尋親活動”在海口市民游客中心舉行。活動以“祖國不會忘記·我為烈士尋親”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形式,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為在1950年解放海南島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尋找親人并致以崇高敬意。
海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各市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及相關直屬單位代表等齊聚一堂,與王偉、楊召拔、丁均國烈士家屬以及退役軍人和學生代表等近300人共同追憶革命先烈。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活動在海南解放75周年專題紀錄片中拉開帷幕。通過珍貴歷史影像與當代尋訪紀實交織的敘事,生動展現了從解放海南島戰役到自貿港建設的時代跨越。紅色講解員深情講述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木帆船強渡瓊州海峽的歷史壯舉,帶領觀眾重溫那段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
“從小只能通過別人的講述拼湊爺爺的形象”,來自海南文昌的楊召拔烈士的孫子楊先生動情說道。當AI復原的楊召拔烈士影像并用海南話說:“看著祖國的強盛,看到文昌火箭升空,我感到欣慰!”兩人的隔空對話,讓紅色基因有了更鮮活的傳承。
烈士家屬講述故事。(主辦方供圖)
“希望你們要在各自的崗位上爭先創優,這是對我最好的紀念。”當丁均國烈士的侄子在現場聽到AI模擬烈士的河南鄉音時,這封遲來七十余年的“家書”,終于抵岸。
AI復原技術制作“重逢”畫面。(主辦方供圖)
“81192,請返航!”這句國人共同的呼喚,在現場有了溫暖的回應。主辦方特別邀請了在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中壯烈犧牲的“海空衛士”王偉的妻子阮國琴女士。聚光燈下,阮女士與現場觀眾娓娓道來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往事。
隨后,王偉烈士身著飛行服的挺拔身影仿佛穿越二十四載光陰在大屏幕上緩緩呈現:“國琴,好久不見!”久違的聲音和模樣重現眼前,讓原本沉寂的照片變得鮮活起來。這場由AI復原技術所締造的“重逢”畫面,在這一刻,讓思念變得具象,讓記憶重獲溫度。
活動最后,退役軍人工作者以飽滿的激情深情朗誦《誰是最可愛的人》,鏗鏘有力的聲音飽含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追思與崇高敬意。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學生代表面向黨旗莊嚴宣誓,錚錚誓言回蕩在會場,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繼承先烈遺志、賡續紅色血脈的堅定信念。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悉,海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已持續三年開展“祖國不會忘記·我為烈士尋親”專項活動,累計為35位烈士找到親人。今年創建“海南烈士尋親”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烈士信息精準匹配,目前已成功為5位烈士找到親屬,以實際行動告慰烈士忠魂。未來,海南省將繼續推進為烈士尋親工作,并在全社會營造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努力把對先烈的崇敬之情,轉化為建設自貿港的熱情與動力,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高質量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