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亮,41歲,中共黨員,是海南鐵路海口機輛輪渡段的一名船舶輪機長。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海南選拔賽船舶輪機員項目金牌獲得者。
輪機長英文名the chief engineer,俗稱“老軌”,也就是首席工程師的意思。當鐵路萬噸巨輪搭載南來北往的旅客、車輛、客貨列梨開深藍,穿梭于瓊州海峽時,人們目光大多會聚焦在熱情服務的客運員、忙碌奔走的水手、謹慎掌舵的駕駛員身上。但在人們視線之外,有一群鮮為人知的人,他們長期堅守在溫度高、噪音高且十分封閉、狹窄的船舶機艙,是守護船舶主動力、輔助、電力系統等設備正常運轉的“醫生”,吳清亮就是他們其中的代表。
吳清亮正在檢查設備運轉。柯競舟 攝
奮斗的青春有力度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早在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攻讀輪機工程專業的吳清亮,就立志要做一名優秀的輪機長。在校期間,他刻苦鉆研船舶動力系統與輪機管理技術,主動參與實訓項目、船舶模擬操作,連續三年獲得該校獎學金。他說:“輪機是船舶的‘心臟’,守護它安全運轉是我的使命”,這份初心從此成為他職業生涯的燈塔。
2010年,有著4年遠洋經歷的吳清亮加入粵海鐵路這個大家庭,成了一名船舶三管輪,無論工作態度,還是求知愿望,都給周圍同事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還記得粵海鐵3、4號渡輪剛從船廠回到港口的那段時間,因船舶非常先進,很多設備都是大家第一次接觸,連一塊看似很小的模板,都涉及了許多內容,而且程序復雜,單憑以往掌握的知識或積累的經驗,別說處理設備故障,連操作好都有些困難。面對挑戰,吳清亮白天跟前輩學習實操,夜晚翻閱技術手冊,一個設備一個設備地去了解和摸索,從設備性能、必要參數,到操作流程、應知應會,再到注意事項、應急處理等,成了最早掌握新船機電設備操作的那批人,其一絲不茍的敬業態度、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深感染和影響著周圍的同事,讓人刮目相看。
入路15年,他經過三管輪、二管輪、大管輪的層層淬煉,于2022年晉升為單位最年輕的輪機長。
吳清亮實操。柯競舟 攝
奮斗的青春有溫度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吳清亮對船舶機電設備之所以能夠做到心中有數,處理問題得心應手,這和他平時勤于學習、勇于探索、善于總結是分不開的。他說:“輪機人的價值,在于讓每一顆螺絲釘都精準運轉,讓每一次啟航都平安歸港”。這是吳清亮對自身工作的清醒定位。
每次在船舶進、出港時,吳清亮都會準時出現在船舶集控室,查看輪機員值班情況,這儼然成了一種習慣,而一個班下來,僅此一項工作就得反反復復不下十次,相當于在陡峭的樓梯上攀爬80層高的房子。
2025年5月2日9點10分,剛剛巡視完主機、側推等動力設備的“輪機長”吳清亮,又一次走進船舶集控室,只見室內配電柜一個緊接一個,各種按鈕、指示燈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這里便是船舶的“心臟”,萬噸巨輪的控制中心。諸多設備和操作儀器,的確需要有心人才能征服和駕馭,而吳清亮就是這里的“主人”,他和它們朝夕相處,早就對推進裝置、輔助設施、管路系統等設備的性能、操作步驟熟記于心、了如指掌。只見他一邊盯著銀屏上不斷更新跳動的數據,迅速對其進行分析比對,查看數據是否在合理區間運行,一邊囑咐值班輪機員加強油位、水位等參數變化的觀察,密切留意主機的運轉狀況,及時進行調整,完了還特別強調遇有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向船長報告,與駕駛臺銜接好。
匠心守護十余載,吳清亮和他的團隊累計護航船舶安全航行超10萬小時,沒有發生一起因設備故障影響船舶安全的事情。
奮斗的青春有高度
信仰于心,無懼無怕,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在機器轟鳴的船艙深處,在爭分奪秒的搶修現場,在船舶塢修的施工場地……經常都能看到吳清亮忙碌的身影。
當班值守時,他閱船舶監控數據,從主機運行參數到輔機工況,從油溫油壓再到軸承溫度,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船舶故障時,碰上在家休息,只要接到電話,總會毫不猶豫地趕赴搶修現場,加班加點,從無怨言;
船舶塢修時,他主動請纓,積極參加塢修任務,在船廠一待就是近40天。
2024年5月26日,正在航行的粵海鐵4號可調槳CPP正螺距動作延遲長達45秒,主油泵壓力從3.6 MPa驟降至0.6 MPa(正常應在3.0±0.2 MPa),液壓油溫達71°C(上限為65°C),船舶被迫采取單機靠港后,迅速下線處理。27日7點30分,剛接班的吳清亮一頭鉆進機艙,馬上與上班輪機長進行溝通了解情況,在得知因時間倉促、排查范圍廣還未發現故障點時,吳清亮二話沒說,果斷接手故障排查任務。
吳清亮忙碌的身影。柯競舟 攝
從線路,到電磁閥;從航插接頭,到顯示儀表;從傳感器,再到控制模塊。一個信號源一個信號源的排查;一組數據一組數據的比對;一個模塊一個模塊的校驗……此時此刻,吳清亮和他的團隊只有同一個目標——找到故障點。同志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分解引起故障泵浦相關閥件、拆檢LSR閥,多次對可調槳CPP控制系統啟停、調整螺距、增減轉數等信號源進行測試。16點10分,在近8個小時的緊張排查后,最終發現調壓彈簧斷裂、閥芯導向槽有金屬刮痕,鎖定故障點。隨后,吳清亮又馬不停蹄駕車前往市區尋找液壓零部件加工廠、定做彈簧、復裝調試……當看到可調槳CPP在階梯加載、突加負載等情況下運行指示、油壓、溫度都顯示正常參數時,吳清亮如釋重負,會心地笑了。
從青澀學子到行業砥柱,從機艙新兵到團隊核心,從穿越太平洋再到扎根瓊州海峽,吳清亮匠心守護、砥礪奮進,在星辰大海的蔚藍色航道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航海人的責任與擔當。惟奮斗者進,惟奮斗者強,惟奮斗者勝。筆者在想,吳清亮的奮斗故事不剛好印證了這句話么,沒有播種,何來收獲;沒有辛勞,何來成功;沒有磨難,何來榮耀,青春本就是一個不斷拼搏和奮斗的過程,它因搏擊而美麗,因挫折而飛揚,因奮斗而精彩。
記者楊玲 通訊員向勇剛
(海口網5月2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