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多重風險交織疊加。
5月13日,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堅定指出,各國唯有團結協作,才能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全球發展繁榮。
中國人常說:“團結就是力量。”放到近期密集的大國外交中去解讀,更能體會這句話的深意。
——團結的力量,是風雨同渡、關山共越
當地時間5月8日,俄羅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喬治大廳,中俄元首相向而行,手緊緊握在一起。
△當地時間5月8日上午,俄羅斯總統普京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普京總統在喬治大廳為習近平主席舉行隆重歡迎儀式。這是兩國元首親切握手合影。
80年前,中俄兩國同全世界進步力量一道,同仇敵愾、英勇戰斗,并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80年后的今天,中國連續15年保持俄最大貿易伙伴地位,俄羅斯已成為中國最大能源供應國。習近平主席此訪期間,中俄簽署的20多項合作文件,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能。
不為一時一事所惑,不為風高浪急所擾,中俄兩國緊緊團結在一起。
習近平主席在同普京總統共見記者時指出,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俄兩國要堅定秉持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精神,風雨同渡、關山共越,全面提升中俄關系的高度、維度、韌度,為世界和平和安全注入更多穩定性,為全球發展繁榮提供更強推動力。
新時代以來,中俄元首會晤40多次,習近平主席11次到訪俄羅斯。每一次雙手緊緊相握,都匯聚起世界的目光,彰顯出中俄風雨同渡、關山共越的深厚友誼,也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
——團結的力量,是美美與共、相互成就
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前,很多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媒體朋友表示,兩次轉機、用時三天也要來北京。此行,他們看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模樣。
中國式現代化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習近平主席曾強調,中方愿同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美美與共、相互成就,為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各國現代化而攜手奮斗。
△2024年5月22日,“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農村生計改善和糧食體系轉型能力建設活動”學員赴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開展交流。
多年來,中拉合作一直秉持加強團結協作、推進南南合作這一初心,在全球治理和共同發展方面發揮著積極示范作用。從圭亞那無人機培訓、墨西哥灌溉物聯網技術到巴拿馬農村電商計劃等,中拉農業技術領域合作結出累累碩果;從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項目、智利蓬塔風電場到古巴西羅雷東多生物質電廠等,中拉清潔能源合作助力發展,點亮拉美萬家燈火。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中拉貿易額超過5100億美元,較10年前翻一番。中國穩居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國,也是秘魯、智利、巴西等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已與拉美五國簽署自貿協定。
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多份成果文件,涉及雙方在科技創新、經貿投資、人工智能、金融、基礎設施、農業糧食、工業和信息化、能源礦產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等領域合作具體舉措,有力展現中拉在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方面的堅定決心,為中拉合作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團結的力量,是攜手并肩、相互支持
今天的世界,最根本的挑戰是秩序挑戰。
赴俄羅斯訪問之際,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歷史不能退回到“強權即公理”的黑暗時代。
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愿同拉方攜手啟動五大工程,共謀發展振興,共建中拉命運共同體。
△5月13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
亂云飛渡中講道義、勇擔當,收獲的是支持和信任。
中國和巴西,去年共同宣布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5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與巴西總統盧拉舉行會談時指出,要堅持戰略互信,夯實中巴命運共同體根基,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優良傳統,在涉及對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加強各層級、全方位往來,確保雙邊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盧拉總統表示:“與其他大國不同,中國始終真心誠意支持幫助包括巴西在內的拉美國家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巴方愿同中方深化戰略合作,推動巴中命運共同體建設,建設一個更加公正、和平、繁榮的世界,為各國樹立榜樣。”
5月14日,在北京會見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時,習近平主席強調,雙方要鞏固政治互信,加強戰略溝通,把牢雙邊關系發展方向。佩特羅總統表示:“哥方愿同中方密切配合,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百年變局正加速演進,人類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團結還是分裂,和平還是沖突,合作還是對抗?攸關人類命運的“時代之問”,中國給出的答案始終如一——“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