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打造六個之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聚焦制度集成創新共繪‘六個之城’新篇”海口市制度集成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在海口江東新區舉行。會上發布5項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展現海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成果。
會上介紹,海口著眼于建設自貿港核心引領區、打造“六個之城”的實踐需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在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制度集成創新成果。
目前,海口共有22項制度集成創新成果入選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案例。此次發布的5項制度集成創新案例充分展現了海口在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封關運作壓力測試、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及成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能夠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打通政策落地堵點和難點,為各類經營主體、市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
海口市委深改辦常務副主任羅雄表示,下一步,海口將加強頂層設計,強化部門協同;持續優化創新生態,鼓勵更多的經營主體和社會力量參與到制度創新中來;同時加大制度集成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讓更多的創新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推出更多具有全國示范力、影響力和自貿港辨識度的改革創新成果,推動制度集成創新向縱深發展。
第一項案例
電子提單重塑散貨離岸貿易新流程
離岸貿易作為國際貿易的高級形態,對海南自貿港鏈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意義。2020至2024年海口江東新區累計完成離岸貿易106.4億美元,年增速約107%。推動電子提單在散貨離岸貿易中應用,是海口江東新區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的積極嘗試。該案例主要通過采用電子提單以區塊鏈技術對貿易真實性和貨物所有權進行追溯跟蹤,進一步推動國內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邁向國際市場,對海南國際貿易產業集聚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并為推進全球散貨離岸貿易的數字化、便利化、低碳化進程貢獻了“海南經驗”。
第二項案例
“跨境資本+產業集聚”自貿港金融創新發展模式
該案例緊扣“跨境資本自由便利”政策優勢,創新構建“跨境資本+產業集聚”發展模式,打造自貿港跨境金融發展高地。規劃引領,構建國際金融生態圈。以國興大道為軸心,高標準建設大英山金融中心產業集群,打造雙Q基金中心、日企合作中心、東南亞投資中心和中歐會客廳,形成“一軸三中心一樞紐”的開放型經濟生態。機制創新,建立全周期服務體系。創建“一樓一策+專屬樓長+服務專班”機制,為入駐企業提供工商、稅務、外匯等26項政務服務跨部門聯辦。政策加持,打造跨境投資強磁場。疊加自貿港“雙15%”稅收政策和產業舉措,構建企業扶持資金池。
第三項案例
全省首創實施聘用外國人單位和外國人信用等級評定
該案例首推“雙主體”信用等級評定機制,對用人單位和外國人同步實施信用等級評定,以外國人信用評定為主、用人單位評定為輔。提高用人單位和外國人的守信意識,將用人單位和外國人動態劃分為紅、白、灰、黑四個信用等級,政務服務過程中實時更新積分臺賬,實現信用評價與政務服務聯動。優化工作和居留許可聯審聯檢機制,建立信用關聯政務服務機制,按照寬嚴相濟的原則受理外國人來華工作和居留許可業務。首推“兩證”有效期趨同機制,破解以往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居留許可證兩證期限不匹配的問題,強化政策與市場需求的適配性,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守信守法氛圍。
第四項案例
多措并舉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海口實踐
該案例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體系建設,構建城鄉生態保護法規體系。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明確重點區域,構建“兩區三帶、八廊多點”生態保護格局。推行“濕地+”保護修復模式,采用水體治理、紅樹林種植等手段進行生境修復,進一步保護和提高生物多樣性。啟動陸域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科學優化保護方案,建立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創建教育實踐制度新模式,開發自然教育課程,建立覆蓋大中小學生的宣傳教育實踐體系。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展示海口保護成效,提升海口在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影響力。
第五項案例
構建中小微企業高效挽救和快速退出機制
該案例構建快速審理機制,縮短案件辦理時長,將債權申報期限由三個月縮短為三十日,將裁定批準重整計劃的期限由三十日縮短為十日;在全省率先設立重整專門規則,設立出資人權益保留規則、擔保債務協同化解規則、默示同意規則等,提升重整成功率;在全省率先建立“聯動調解”工作模式,通過審判、執行、破產部門聯動調解,推動破產案件與執行案件、衍生訴訟一攬子和解;實現破產事務快速辦理,通過運用破產“一件事”平臺、推廣線上開會和表決、鼓勵網拍處置破產財產等,降低辦理破產成本;加強府院聯動,與相關單位會簽涉稅、涉不動產、涉企業登記事項等文件,解決企業信用修復等難點堵點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