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項重點工作
摸清資源底數,夯實發展基礎
實施專項行動工程,提升海洋增匯
探索海洋碳匯應用示范,促進海洋增匯
強化保護修復,聚力打造藍碳資源保護體系
發展海洋生態服務,加快藍碳產業發展步伐
加強交流合作,凝聚藍碳治理共識
創新示范,推進海洋碳匯產品價值實現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印發《海口市藍碳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5年)》,明確到2035年底,全市藍碳經濟體系基本建立,藍碳經濟貢獻度顯著提高,海洋產業生態化水平明顯提升。
“藍碳”是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儲存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市生態環境局三級調研員宋延巍介紹,“藍碳經濟”是以藍碳為核心,通過保護和恢復海洋生態系統,提高其碳匯功能,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提供生態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一種新興經濟形態。
《行動方案》圍繞七項重點工作展開,同時明確了涵蓋藍色碳匯系統調查、建立藍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實施紅樹林修復工程、實施海洋底播增殖碳匯工程、實施海洋節能減排工程、探索“人工上升流”碳匯、探索紅樹林減災修復技術研發、創新藍碳交易方式、推進“藍碳”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藍碳”科技型企業等二十項具體任務。
記者了解到,自2020年以來,海口實施生態修復項目,已新造紅樹林4590畝,修復4800畝,紅樹林碳匯增量位居海南全省首位。2022年5月,海南首個藍碳生態產品交易在海口完成簽約,交易碳匯量3000余噸,交易額30余萬元。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口將健全藍碳資源動態監測及核算體系,加強藍碳科研攻關,建立藍碳交易市場,為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綠色轉型作出貢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