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家停車位在小區車庫盡頭,十分狹窄,車輛無法正常進出。在向海口12345熱線反映后,市住建部門多次協調開發商,最終幫我成功更換了車位。”6月20日,海口市美蘭區恒大美麗沙天宸小區業主雷先生說:“這次投訴沒有出現幾個部門相互推諉的情況,處理非常順利,我很滿意。”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海口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聚焦經營主體和群眾辦事痛點難點,創新探索“標準化服務”與“非標準化服務”雙軌融合機制,針對海口12345熱線退單典型案例和作風效能突出問題,通過市紀委監委“監督一張網”等強化協同監管,用好監督抓手,督促疑難問題解決,有效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實際成效讓經營主體和群眾看得到、摸得著。
6月19日,海口市民游客中心信用服務窗口,工作人員為市民答疑解惑。記者 石中華 攝
整改整治見成效 轉變作風提效能
“地下車位存在缺陷,車輛無法正常駛入”“在展覽會上購買的家具,商家遲遲未發貨”“小區臨街底商凌晨營業,噪聲大影響休息”……
群眾的這些訴求,在反映給海口12345熱線后,以往工單可能會在各個單位之間“打轉”,甚至被退回,導致群眾合理合法訴求不能及時解決。
“不合理退單,主要是因為職責不清推諉扯皮、首接單位未履行首問責任制、疑難辦件未聯動處置、承辦單位操作不規范等導致。”6月20日,海口12345熱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案例反映出部分承辦單位存在服務意識淡薄、責任落實缺位和協同聯動機制失靈等問題,致使“接訴即辦”機制在末端執行中流于形式,群眾訴求未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海口12345熱線把職責擺進去,針對退單典型案例,圍繞提升熱線訴求解決率和群眾滿意率,強化協同監管,用好監督抓手;通過市紀委監委“監督一張網”和人大代表“周日熱線”活動、《直播12345》欄目等進行督辦,督促疑難問題解決;針對職責交叉、新業態監管空白、高頻爭議事項等,會商相關部門研究,明確職責歸屬,動態梳理更新職責清單,推動提升問題訴求解決效率。
整改整治帶來的作風轉變見行見效。市民雷先生反映的車位調整問題,以前可能因職能部門之間相互推諉,導致事情不能及時解決。但這次,他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服務態度。“在協調車位過程中,市住建局相關領導多次了解我的訴求,向我通報進展,積極協調各方幫我換到了理想的車位。”雷先生告訴記者,這次高效、主動、有溫度的處理過程,讓他對海口政務服務效能和作風轉變有了切身體會。
“標準+非標”融合 精準解困助企發展
6月19日,在金盤路海南海馬汽車廠內,海南首座水制氫及高壓加氫一體站正在高效運轉。“項目能順利運營,多虧營商部門主動介入,幫我們打通了開辦堵點。”海馬制氫加氫一體站項目負責人林武說,項目投運以來,50輛氫能汽車已累計安全行駛超150萬公里。
海馬制氫加氫一體站項目對優化海南能源結構意義重大。然而對于省內首例,相關部門審批職責不明、流程缺失成為項目推進的“攔路虎”。
“項目運營在即,相關手續亟待補辦。因此,我們向海口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緊急求助。”林武說,該局迅速行動,依據屬地審批原則,協調龍華區營商、市場監管、住建等部門組建審批專班,制定覆蓋建設、施工環節的補辦清單,倒排工期提供清晰“路線圖”,并配備“一對一”幫辦專員全程指導。
針對審批“無人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實施非標準化破局舉措,迅速組建由規劃、施工、消防等領域審批人員構成的項目服務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并深入現場踏勘,精準剖析項目癥結,組織專家評審,主動對接省住建廳攻克特殊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等關鍵環節。
從“0”到“1”的突破來之不易。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項目審批經驗已轉化為常態化工作機制,創新推出“加氫站開辦一件事”服務,為海南氫能產業發展鋪設可復制的審批快軌。
“幸虧信用修復及時,我們才能參加投標。”日前,海口一家企業在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創新信用修復機制的幫助下,成功化解了困擾企業已久的信用修復難題,其經辦人由衷感慨道。同時,這一創新方案經過梳理、總結和提煉,被轉化為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化操作機制,為今后處理同類型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操作規范。
“當前,全市營商環境系統正以‘嚴實效’標準持續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推動問題整改與建章立制相結合。”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政務服務中的非標準化需求,探索規范化解決路徑。通過促進“標準化”與“非標準化”服務深度融合與動態轉化,提升服務精準性、靈活性和包容性,破除障礙激發活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