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當灼熱暑氣席卷而來,海口以獨特巧思,通過空間再造、生態屏障與科技賦能的“組合拳”,將城市空間轉化為避暑樂園,探索出一條具有海口特色的城市降溫路徑。
     
    海口權威新聞門戶網站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打出空間再造、生態屏障與科技賦能的“組合拳” 建清涼城市 海口有“秘方”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25-07-04 10:09

    2b51fe54ba17ab028187d80e038f6e8f_7e9fc913051d27101fe0886690bfb49f.jpg

    7月2日,友誼國貿城中庭廣場加建了現代化遮陰有蓋頂棚,在保證自然光引入的同時,結合綠化景觀,形成半戶外空間,吸引不少市民在此納涼。記者 康登淋 攝

    記者手記

    “清涼城市”建設當有巧思

    □記者 龍易強

    “清涼城市”建設,直觀地看,是為了給城市“降溫”;往細里說,是指通過規劃、建筑、植被等多維度干預,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改善戶外熱舒適度。這是“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實踐。

    將“清涼”理念落到實處,需在多維干預中見巧思。在規劃層面,打通城市風廊,讓海風穿城而過;在建筑設計中,推廣遮陽連廊、立體綠化與被動式降溫技術;在生態層面,織密濕地綠網,依托全市13.32%的濕地率優化熱環境,并以林蔭道與口袋公園構建微循環。這些舉措將共同構成抵御熱浪的生態屏障。

    “清涼城市”絕非大拆大建,而是立足現有空間的“微改造”。友誼國貿城在既有商業體上加建遮陽頂棚;各區通過改良行道樹種、修剪喬木分支點,兼具防風與清涼;全市174個口袋公園見縫插針嵌入社區,為群眾辟出歇腳綠洲。這些“小切口”項目以最小干預激活閑置空間,使清涼觸手可及。

    “清涼城市”建設非一日之功,需政府、社會與市民共同努力。唯有堅持規劃引領、厚植生態底色、強化科技賦能,方能讓城市在炎炎夏日為人們撐起一片清涼。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龍易強 陳麗園 鄺曉霞 李欣 陳曉潔] [編輯:云夢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