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數據 |
截至2022-12-20 24:00 國家衛健委 |
386276
累計確診
+3101
|
343855
治愈病例
+1953
|
5233
死亡病例
+1
|
28760
境外輸入
+118
|
230346
無癥狀感染
-20476
|
海南省數據 |
截至2022-08-5 24:00 海南衛健委 |
288
確診人數
|
262
今日確診人數
|
0
住院人數
|
0
重癥人數
|
282
出院人數
|
6
死亡人數
|
0
現存無癥狀感染者
|
0
今日新增無癥狀感染者
|
海口網出品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2023-08-21 15:12:34
【以色列發現新冠新變異株!專家醞釀以“Pi”命名】8月13日,以色列衛生部病原體變異和進化實驗室首席研究員謝伊·弗萊森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該國實驗室檢測到一個“狂野”的新冠病毒樣本,測序結果已經上傳到國際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庫。隨后幾天,丹麥、美國、英國的研究人員先后檢測到幾乎相同的病毒樣本。此時,弗萊森感到,他們發現的是一個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而且有可能就是新冠病毒的新一代變異株——“Pi”。
不過,由于世界衛生組織(WHO)還未將該變異株認定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按照新冠病毒的命名規則,它還不能被稱作“Pi”,而是被暫時命名為奧密克戎BA.2.86。
四國出現社區傳播
目前,全球共檢測出6例感染BA.2.86變異株的病例,分布在以色列、丹麥、美國、英國四國,其中丹麥有3個病例,各國病例之間沒有傳染鏈上的聯系。
謝伊·弗萊森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盡管已經發現的病例數較少,但其分布在三個大洲的四個國家,且均已經開始社區傳播。同時,這些病例均在8月初出現,時間接近,這種地理分布和快速出現值得密切監測和調查。此外,這些樣本之間的基因組非常接近,表明BA.2.86變異株出現的時間很短,可能不超過2至4周,但其已經在多個國家引起社區傳播,因此推斷該變異株可能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
8月18日,英國衛生安全局發布對BA.2.86的初步評估,其觀點與謝伊·弗萊森接近,其評估認為,盡管現有樣本數量較少,但在仍在進行基因監測的多個國家、在沒有旅行史的個體中迅速出現該變異株,表明已存在國際傳播。世界各地的樣本序列非常類似,可能表明其出現相對較新,且增長迅速。英國病例沒有旅行史,表明英境內存在一定程度的社區傳播,需要1至2周對英國的傳播情況進行更完整地評估。
當前,全球許多國家已經取消病毒檢測、測序等政策,放松病例報告等制度,大大加大了發現、監測和研究新變異株的難度。
突變數量創造紀錄
BA.2.86,顧名思義,是從奧密克戎BA.2變異株進化而來。但與之前變異株不同的是,它的突變數量創造了紀錄。
據美國弗雷德·哈奇癌癥中心計算生物學專家杰西·布魯姆等學者統計,在決定病毒侵犯人體細胞效率和抗原特性的刺突蛋白基因區內,BA.2.86變異株相比BA.2有33處變異,相比去年年底橫掃美國的奧密克戎XBB.1.5有35處突變,相比目前正在形成優勢流行的奧密克戎EG.5有24處突變,相比2019年底的最早發現的變異株有57處突變。
17日,由于其攜帶大量突變,WHO將BA.2.86列入“正在監測的變異株”,稱“需要更多數據來了解這種新冠變異株及其傳播程度”。
可能具備突出的逃逸能力
英國衛生安全局的評估指出,BA.2.86具有大量突變,與BA.2和當前流行的XBB衍生變異株有很大不同。盡管無法準確預測大量突變的綜合效應,但已經有足夠的信息可以預期BA.2.86變異株的抗原特征將發生顯著變化。
杰西·布魯姆研究指出,在BA.2.86相比BA.2的33處變異中,有17處變異可能導致抗體逃逸,在相比XBB.1.5的35處變異中,有13處變異可能導致抗體逃逸。BA.2.86的許多突變可以改變抗原特征,表明其是在較強抗體的選擇下進化而來。
因此,盡管目前無法完全證實,但BA.2.86具有突出的免疫逃逸潛力。
專家醞釀以“Pi”命名
目前,社交媒體上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追蹤專家們已經初步達成一致,暫時將BA.2.86變異株稱作“Pirola”——一個小行星的名字。原因是如果WHO將BA.2.86升級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按照相關命名規則,“Omicron(奧密克戎)”的下一個字母將為 “Pi”,如果跳過Pi就是Rho,而“Pirola”發音恰好為“Pi-Rho-La”。
據悉,提出這一命名的人是全球最早就奧密克戎變異株發出警告的學者之一、美國著名傳染病建模專家威蘭德,其解釋稱,BA.2.86變異株絕對應該被“獨特對待”,這不是一個適度的演變,它與奧密克戎的區別太大了,因此他才提出用“Pirola”命名它,如果它升級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就可以改名為“Pi”或“Rho”。
BA.2.86變異株的發現之一、謝伊·弗萊森也在社交媒體表示,盡管BA.2.86由BA.2進化而來,但它已經不屬于奧密克戎,它與BA.2的差別就像BA.2與最先發現新冠變異株的差別。如果在未來一周,能在全球十個國家找到20個病例,他建議將其命名為“Pi”變異株。
2023-08-19 11:10:10
國家疾控局今天發布了關于新冠病毒EG.5變異株相關科普問答。
一、新冠病毒EG.5變異株是什么?
EG.5變異株為新冠病毒奧密克戎XBB.1.9.2的一個亞分支,最早于2023年2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亞被發現。7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監測中的變異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VUM),8月9日,將其調整為“關注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強化全球對EG.5變異株特征和公共衛生風險進行評估。目前,全球共有三種列為VOI的新冠病毒株,除EG.5變異株外,還有XBB.1.5變異株和XBB.1.16變異株,三種病毒株均屬于XBB變異株系列。
二、EG.5變異株的生物學特征有哪些變化?
EG.5變異株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長較快,展現出更強的傳播優勢。國內外研究顯示,EG.5變異株的流行優勢主要由于其免疫逃逸能力增強,既往感染產生的中和抗體對EG.5變異株的中和能力出現降低。
我國監測數據顯示,EG.5變異株感染者與其他XBB亞分支感染者的臨床分型無明顯差異。近期,出現EG.5變異株流行的部分國家(例如美國、日本、韓國等)住院病例數有所增多,但沒有因感染EG.5變異株導致疾病嚴重程度增加的報道。世界衛生組織8月9日評估認為,EG.5變異株顯示出傳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強的特點,但未發現其致病力明顯變化的證據,也未造成全球公共衛生風險明顯增加。基于現有證據,EG.5變異株的全球風險等級被評估為低風險。
三、EG.5變異株在全球的流行情況如何?
5月以來,EG.5變異株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迅速增長。截至8月17日,EG.5變異株已在全球至少52個國家或地區被監測發現。從各大洲流行情況來看,除了非洲上傳序列數較少以外,EG.5變異株在亞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占比均呈明顯上升趨勢。
四、EG.5變異株在我國的流行情況如何?
我國監測結果顯示,新冠病毒流行株中EG.5變異株占比呈上升趨勢,從4月的0.6%增長至8月的71.6%,目前已在我國絕大多數省份形成優勢流行,未來一段時間內很可能繼續保持此趨勢。我國今年4—6月份經歷了奧密克戎XBB系列變異株的流行,已建立的人群免疫力對同屬于奧密克戎XBB亞分支的EG.5變異株仍具有免疫保護作用。近期,全國新冠疫情總體處于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態勢,疫情對各地醫療系統帶來的壓力較小,短期內不會發生規模性疫情。
五、公眾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與預防其他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一樣,公眾應繼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堅持規律作息,保持居室整潔,經常開窗通風,科學鍛煉身體,保證健康飲食,提高機體免疫力。建議公眾,尤其是高齡老年人和嚴重基礎疾病患者等重癥高風險人群做好個人防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內公共場所時科學佩戴口罩。
2023-06-01 13:02:39
近期,全國發熱門診就診患者數量有所增加,檢測顯示部分為“二陽”患者。當前全國發熱門診診療情況如何?怎樣科學應對風險?針對社會關切,“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研走訪。
發熱門診保持平穩有序
“老伴發燒后我第一時間就帶她來醫院了,情況還好,暫時不需要吸氧。”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熱門診,正在陪伴72歲妻子輸液的周大爺告訴記者,妻子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
記者走訪全國多地三甲醫院和基層社區,調研發現發熱門診運行狀況整體平穩有序,各類治療藥物庫存較為充裕,醫療機構重癥救治能力有儲備。
5月31日,患者及家屬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熱門診掛號和付費。新華社記者 龔雯 攝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最近發熱門診接診量相比一個月前有所增加,但絕大部分是輕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表示,目前沒有出現發熱門診病人特別多、給醫療資源帶來壓力的情況,保持正常醫療秩序沒有問題。
“目前發熱門診每日全天開診服務社區患者。”上海楊浦區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華焱坤說,五月接診的百余位病人中,新冠感染占比不高,各年齡段都有,癥狀普遍較輕。目前藥房各類治療藥物庫存比較充裕。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介紹,全國發熱門診就診患者數量雖有增加,但整體數量遠低于上一輪流行高峰時就診量。監測數據顯示,4月下旬以來,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數有所上升,5月中旬開始進入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態勢。專家集體研判認為,由奧密克戎XBB系列變異株引起的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全國整體疫情態勢平穩可控,對醫療秩序和社會正常運行影響較小。
“二陽”癥狀相對更輕
“一開始以為是在外出差受涼,發燒后才測了下抗原,沒想到‘二陽’了。”杭州市民江先生說,自己大約一周前確認“二陽”,癥狀主要是輕微喉嚨痛和低燒,體溫約38攝氏度,服藥后基本2天恢復,感覺比第一次感染時的癥狀輕了很多。
5月30日下午,記者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慶春院區發熱門診看到,三間診室全部開放就診,等候區域內病人及陪同家屬共不到十人,均佩戴口罩。該院感染科主任呂芳芳介紹,近一周接診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很多是首次感染,“二陽”比例不高,但有增多趨勢。病人癥狀以發熱、咳嗽、咽喉疼痛等為主。
“總的來說,大部分患者‘二陽’的癥狀普遍比‘一陽’時輕。”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說,根據臨床觀察,大部分患者有輕微嗓子疼,發熱恢復得更快,病程約持續3至5天。
專家提醒,如果確定感染了新冠病毒,不管是否有發熱或呼吸道癥狀,仍建議居家休息。若經過休息、服藥,相關癥狀仍在加重,如發熱持續超過5天、有胸悶憋氣癥狀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有條件的應及時使用抗病毒治療藥物。
針對公眾關心的優勢病毒株及其致病力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介紹,監測數據顯示,奧密克戎XBB系列變異株在我國境外輸入病例和本土病例中的占比持續處于高位,分別占5月15日至21日采集序列的95.2%和91.9%。從我國和全球研究結果來看,與早期流行的各亞分支相比,XBB系列變異株的致病力沒有明顯變化。
“關口前移”保護高風險人群
高齡老人、沒有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礎病患者等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癥高風險人群。面對“二陽”風險,如何保護好高風險人群?
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重點人群要格外做好防護,繼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感染。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氧療,并通過抗原或核酸檢測明確診斷,進行抗病毒治療早期干預。同時,社區和基層全科醫生應對轄區內的高風險人群心中有數,做到“關口前移”。
65歲以上老年人免疫力相對較低,兒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專家建議,如果家中老人和兒童沒有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或基礎免疫,應積極接種疫苗。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5月26日,兩種新款新冠病毒疫苗在杭州開打,杭州市疾控中心負責人表示,兩款疫苗均已下發至各基層預防接種門診,群眾可按需預約,就近接種。3月以來,江西省人民醫院持續開通綠色通道,優先為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供各類加強劑次疫苗接種服務。結合實際,各地多措并舉推進疫苗接種工作,持續補齊人群免疫水平差距。
5月31日,在江西省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醫生為一名患者做檢查。新華社記者 閔尊濤 攝
“近期,部分病人表示自己‘二陽’后,一段時間感到持續乏力、失眠甚至心跳快、焦慮。”江西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肖祖克說,大家十分關心反復感染是否會有“后遺癥”。
從臨床醫學角度看,后遺癥一般指的是患某種疾病后,軀體、機能上出現一些不能恢復的障礙。童朝暉介紹,根據臨床觀察,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一些癥狀大部分出現在特定時期內,長時間看是可以恢復的,不影響日常工作生活。
王貴強表示,目前從臨床觀察看,三個月以上還存在上述癥狀的病例并不多,沒有發現數量較多的所謂“后遺癥”患者。(記者顧天成、董瑞豐、閔尊濤、黃筱、龔雯)
2023-05-29 20:17:30
【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年輕人居多?聽聽專家怎么說……【科學防疫小貼士】(113)】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話題引起大家的關注。觀察我們周圍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的情況,大家發現,似乎年輕人居多,是不是這樣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進行了解答。
▲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年輕人居多 癥狀較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 童朝暉: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確實年輕人會多一些,而且癥狀也較輕,主要在上呼吸道。以前沒陽過這次陽了的感染者,其癥狀有點像去年冬天,癥狀相對重一點,比如體溫可能會在38℃、38.5℃以上,而“二陽”的人則會是低燒。因為“二陽”患者體內可能還有抗體,且細胞免疫的記憶存在,對人體依舊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因此,大家不必過于擔心。
如果出現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癥狀,什么樣的情況可以自行觀察和服藥?什么樣的情況應該及時到醫院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 童朝暉:如果咳嗽、嗓子疼可以忍受且不發燒,這種情況可以對癥處理一下。如果說有發熱,特別是體溫在38℃以上,建議還是到醫院去看一看。因為發熱的原因很多,除了像目前有新冠之外,還會有其他的上呼吸道疾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貴強:我們還是強調對重癥的高風險人群,老年人、高齡老人沒有打疫苗的,有基礎病的,這樣人群要特別關注。一旦出現感染,要及時到醫院或者是在家里做抗原檢測或者核酸檢測,明確診斷以后早期干預。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降低重癥風險,同時也能縮短病程,減輕癥狀。對重癥高風險人群,要強調感染以后早期氧療,降低疾病進展的風險。對重癥的高風險人群還要強調疫苗接種。
2023-05-29 10:24:34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就新冠二次感染話題進行回應(服務窗·科學防疫)】近期,多地出現了新冠病毒感染散發病例,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二次感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解讀二次感染相關話題。
當前,我國疫情主要流行株是奧密克戎XBB系列變異株。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介紹,XBB系列變異株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重組株。從中國疾控中心監測的數據看,在輸入病例中,XBB變異株占比持續處于高位,在5月15日到21日的采集毒株中占比達95.2%;在本土病例中,XBB變異株在5月15日到21日的采集毒株中占比達91.9%,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占比不足10%。今年初,我國本土主要流行的奧密克戎BA.5.2和BF.7的占比已是極低水平。
“從我們近4周的監測數據看,我國XBB系列變異株的亞分支占比前三位的是XBB1.9.1、XBB1.16和XBB1.5。”陳操說,這個占比與全球和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同期主要流行株一致。隨著輸入的變異株不斷增加和我國人群抗體水平的不斷衰減,近期感染XBB變異株的病例數可能會增加。XBB系列變異株與早期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各個亞分支相比,致病力沒有明顯變化,因此沒有必要恐慌。
陳操表示,中國疾控中心將持續針對哨點醫院確診病例,尤其是重癥、死亡病例和特殊人群開展變異株監測,強化聚集性疫情的早期病例和關鍵病例變異株的監測工作,會同海關做好輸入變異株的監測工作。基于多渠道的監測預警體系,如果發現風險信號,各地疾控部門將會及時預警,采取防控措施,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疫情監測數據顯示,5月中旬后,我國疫情處于低水平波浪式流行的態勢。”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介紹,我國疫情在2月份平穩轉段以后,就進入局部零星散發態勢,從4月下旬開始,疫情小幅上升。從發熱門診就診數據看,4月下旬以來就診的患者雖有增加,但要遠遠低于上一波疫情高峰時的就診量,就診患者絕大部分是輕癥。
“綜合研判,由XBB系列變異株引起的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平穩可控,對正常醫療救治和社會運轉影響較小。”王麗萍說。
二次感染的癥狀如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介紹,感染者的癥狀主要還是發燒、咽痛、咳嗽、鼻塞流涕,還有一些人會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痛,個別人出現嘔吐、腹瀉的癥狀。觀察發現,二次感染的人群主要是青壯年,也即18歲到60歲年齡階段的人。總體來說這些人的癥狀明顯要比首次感染輕,比如首次感染出現劇烈的頭痛、“刀片嗓”、重度咳嗽,需5—7天才能恢復,而二次感染時嗓子輕微疼痛,恢復得更快,一般3—5天就能恢復。青壯年的免疫功能正常,第一次感染后獲得了抵抗力,面對第二次感染就能夠更輕松、更容易對抗病毒,恢復得也更快一些。
懷疑自己出現二次感染該如何處理?李侗曾說,首先要判斷自己是不是感染新冠病毒。近期是不是接觸過新冠病例或者出現發燒和呼吸道癥狀的人,如果接觸過,自己出現了相似癥狀,很有可能是被傳染的,可以做一個抗原檢測來確定。如果抗原陽性,還是要多休息,居家隔離,一般5天左右就能康復。如果經過休息,感覺癥狀還在加重,尤其是超過5天還有發燒甚至胸悶、憋氣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個人如何預防感染?王麗萍建議,繼續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科學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室內多通風。一旦出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或抗原檢測陽性,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疑似新冠癥狀,以及去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場所時,應該佩戴口罩。公眾特別是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進入環境封閉、人員比較密集的場所,如超市、影劇院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佩戴好口罩,注意好個人的防護,如果出現疑似癥狀要及時檢測,癥狀加重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