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0-10/12/b297832013dfce35ce87e37a5e0eb4f5.jpg)
?
海口網10月12日消息?“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2名譚維維、2007年快樂男生全國10強王錚亮返回母校四川音樂學院參加“回報師恩”見面會,并受聘擔任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新聞一出,爭議四起,很多評論認為:高校傍大明星,只能說明大學沒有底氣,高校和明星只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做明星的渴望在大學舞臺上一展風采,而高校也渴望通過明星效應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有評論認為,快男超女做本行的教授工作應無大礙,不能將“明星當教授”一竿子打死……”
支持
請摘掉有色眼鏡
又見明星當教授,網友“熱情高漲”。不過,網友關注的恐怕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明星”與“教授”這兩個有噱頭的詞匯,或許換做任何一個你我沒聽過名字的人,都不會掀起如此“波瀾”。從這我們知道,當此事被報道后,公眾關注時便已經戴著有色眼鏡了。
這也不能怪罪于公眾,當趙本山、成龍、周星馳、李湘等名人被聘為“教授”后,不見他們上課,沒見過“明星老師”成為不少學子的感嘆。在這樣的氛圍下,無怪乎網友狐疑滿地了。
其實,明星首先是一個公民,他們也有自己的權利選擇唱歌演戲之外的職業。換位思考一下,你我不是還會經常為生活而跳槽換職業嗎?明星就不能因或這或那的緣故不僅僅只唱歌演戲嗎?因而從情理上分析,明星當教授并無不可。
據透露,譚維維和王錚亮的工作主要包括:回校給學生上公開課,對出專輯、參加各類比賽的特殊學生群體進行輔導,擔任學年考試的主考官等。這從能力上分析,作為選秀明星的超女譚維維與快男王錚亮,對這些工作,顯然是有能力做好的。而且,王錚亮本來就是四川音樂學院的教師,譚維維畢業后也輔導過本校的學生。更何況,二人都表示,既然職責在身,那就一定會做好本職工作,故而,公眾應該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所謂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你是人才,具備相當的能力,大學聘你無可非議。
再說了,聘明星當教授在國外也并不少見。在德國流行音樂學院,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師是專職的,他們主要從事作曲、指揮、和聲等理論教學,而另外三分之二的教師則大多是流行音樂明星,他們遍布歐洲各地。當演出淡季來臨時,這些明星就會來學校,講授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需知,音樂是一種需要實踐與經驗打磨的藝術,這些明星的經驗,對學生而言,顯然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龍敏飛
?建議
當就該當得名副其實
對于明星當教授,沒什么不可以。教授不等于論文遍地,不等于著作等身。教授,傳道授業解惑。只要品行端正,有育人意識;專業技能優異,能培養人才;掌握教育教學方法,能讓“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學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可以當教授。在某種程度上,一個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教授,比一個只會制造“文字垃圾”的教授,要有用的多。
但是,當前流行的明星當教授,也確實存在問題,主要是教授沒有履行教授的義務和職責,沒有發揮出這些“明星”教授的育人功能,成了“空頭教授”。無論是成龍、牛群,還是譚維維、王錚亮,他們基本上都沒有擔任日常教學工作,而只是做一些形式上的講座、公開課,或者當一下指導教師、評委、考官。這也就難怪人們質疑了?因為當明星戴上“教授”這頂帽子之后,學生和其他教師衡量明星的標準便是教授的標準,而不再是明星的標準。
因此,明星不是不可以當教授,但要當就要當得名副其實。如果難以履行和其他教授同樣的義務和職責,明星就應該有自知之明,不要接過那個教授的聘書。如果一個明星不能和校內其他教授一樣教書育人,學校就不要委屈自己,不要輕易遞出“教授”的聘書,即使遞出了,也要及時地予以解聘。?郭文婧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