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中學生網上曬壓歲錢 最多者收入竟超過10余萬
    來源:健康網  作者:  時間:2011-02-11 14:05:02

      ??诰W2月11日消息? 過年收了多少壓歲錢?年味余繞,一時間曬壓歲錢的帖子在一些論壇、貼吧熱到置頂。記者昨在各大貼吧,均看到數十條至上百條曬壓歲錢的帖子。孩子們的壓歲錢數額從幾百元、上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百度貼吧“壓歲錢吧”一網名為63960785的網友甚至聲稱收了10余萬壓歲錢。

      記者在武漢二中貼吧上看到,一則“來說說你過年收了多少錢”的帖子被置頂,有近千人點擊,六七十人回帖。網友“耍→白癡√”稱其收到33815元。網友“此時眼波流轉”表示,截至2月6日收了1萬人民幣、2000港幣、200美元,可惜這些錢個人只能提成10%。

      網友“z愛x永愛”唏噓道,收了人民幣13600元,全部上繳給老媽,有個什么用呢?過年所得的壓歲錢就是個形式,互相給來給去,最后一分錢都沒賺。

      記者電話采訪了31名中小學生,除1位學生表示知道“壓歲錢”的由來外,其他人均不知。八成采訪對象坦言,壓歲錢全數上交父母,只有個別孩子表示留存少量自行支配,有孩子戲稱自己只是“跑龍套”的。

      壓歲錢何去何從

      七成家長想“獨吞”

      當孩子們為被剝奪壓歲錢的支配權而備覺無趣時,家長們對壓歲錢該何去何從的網上討論也達到白熱化。

      在家長100論壇里,網友“遙遠的回憶”在2月2日發起主題“你家孩子收了多少壓歲錢?怎么用?”的討論,吸引了千余網友關注,近兩百人跟帖,超過七成家長將孩子的壓歲錢控制在自己手中。

      網友“江南要采蓮”稱,孩子的壓歲錢一直由她保管,一年也就一兩千元左右。孩子原提議以個人名義存銀行,她認為不劃算,不如由她幫忙炒股,并保證以超過銀行利息標準為其理好財。

      怕壓歲錢被挪用

      祖輩“花招”百出

      怕子女把孫輩的壓歲錢挪作他用,祖輩們如今給壓歲錢也是煞費心思。家住金銀湖的程太婆花了5000元給3歲的小外孫女買了份健康保險,“往年給的錢都被她爸媽拿去用了,買份保險有保障些”。

      家住賀家墩的徐大媽今年聯合親家各掏腰包5000元,在市博物館一早教中心辦了一張學習卡,送給兩歲兩個月的外孫當“壓歲禮”。徐大媽說,孩子太小,給了壓歲錢也不會用。辦張學習卡,這心意才落到實處了。

      “不想要壓歲錢?!贝笈d路小學四年級的蔡嘉逸和宋佳藝對壓歲錢態度冷淡,因為所有的錢要全部上交給父母,他們倒希望明年收些玩具、學習卡這種實實在在的禮物更實在。

      專家:未成年人對壓歲錢無“完全使用權”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壓歲錢的多少并不是情感深淺的標準,不能簡單以給壓歲錢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重視,這樣只能助長孩子之間的攀比心理,家長應該走出這個價值認識的誤區。

      此外,壓歲錢的使用涉及孩子的權利,作為未成年人,其對壓歲錢沒有完全意義上的所有權,因而也無完全的使用權,家長對孩子的壓歲錢有一定的支配權。如果壓歲錢金額不大,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支配,如果金額較大,家長則應向孩子講明道理,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支配,不能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小鏈接:

      壓歲錢的來歷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美好祝福,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最早的壓歲錢出現于漢代,也叫壓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

      清代《燕京歲時記》這樣記載壓歲錢:“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民國以后,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意為“長命百歲”,給已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新浪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