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榕根社區大排檔前,仍有女童在賣花
海口網2月28日消息? 2月21日,南島晚報以《南島晚報介入,賣花童有望重返校園》為題,報道了長期以來,三亞不少景點經營場所內的女童采取尾隨、抱腿、攔路、死纏爛打的方式售花,讓不少市民和游客反感又無奈,本報報道后,部分賣花女童已返校上課。
然而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賣花女童為售花竟當著許多人的面強吻他。26日晚,記者再度回訪發現,仍有賣花女童沿街售花。調查深入記者發現,限制兒童上街賣花存在諸多困境,賣花童如何重返校園引人深思。
網友發帖
賣花女童為售花強吻客人 2月23日,有網友在天涯社區三亞版塊發帖,講述了外出吃宵夜遭賣花女童強吻的尷尬。
“一晚和朋友在外面吃宵夜。‘叔叔請給你朋友買花吧!’剛坐下就跑來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一手拿著花一手拉來我一個朋友就給響吻。”這名網友發帖稱,當場所有人都呆愣了五分鐘才笑了出來。朋友看她是小孩就想逗她一下。誰知小女孩不但不臉紅還拉著朋友猛吻。一副不買就不放口的樣子,最后弄得朋友都臉紅了,只得買幾束花了事。
對此,有網友跟帖評論,“賣花女童估計跟乞討小孩一樣也是個社會問題,她們喜歡死纏爛打,甚至抱住人家大腿非要讓買,不買甚至惡語相加。”
記者回訪
大東海廣場仍有女童售花 2月26日晚22時許,記者再度來到大東海廣場附近停車場守候。夜幕下,3名手持玫瑰花的小女孩在人群中穿梭。不遠處,幾名背包婦女不時走動,注視著賣花女童的一舉一動,尋找機會上前和孩子接觸。
為不引起賣花女童及其家長的注意,本報記者兵分兩路,在采訪車和停車場制高點觀察。當晚22時30分,一名賣花童在家長的帶領下向記者走來,突然兩人停住腳步,一番耳語后繞道快步走去。本報記者在遠處看到,幾名賣花童和家長圍在一起交談,并很快將孩子手中的花裝進背包。
顯然,賣花女童的家長覺察到有記者在場。隨后,記者發現大東海廣場附近的賣花女童沒了蹤影。當晚23時許,記者驅車前往榆亞路酒吧一條街,在此值勤的保安告訴記者,這幾天很少看到有賣花女童來此。
當晚23時30分,記者抵達三亞市榕根社區。據了解,三亞賣花女童多居住于此,兩名賣花童在距社區不遠處的大排檔旁賣花。夜訪榕根社區,記者來到幾名賣花女童的家,發現大門緊鎖屋內一片漆黑。
凸顯困境
對賣花女童
說服教育為主 賣花女童為何頻頻出現在三亞街頭?記者調查深入,限制未成年人上街賣花存在諸多困境,賣花童群體如何才能重返校園引人深思。
首先,在監管機制上,執法部門對兒童上街賣花行為以說服教育為主。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河東分局副局長邢益豐表示,由于不涉及占道經營,執法人員發現賣花童并不能強行上前沒收鮮花。對于,市民游客反映賣花童強迫賣花行為,三亞市公安局下洋田派出所值班民警表示,此前也有接到大東海附近群眾的報警,但由于賣花童大多為未成年人,警方主要以說服教育為主。
對此,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工系教授童小軍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兒童在法律上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需要國家的強制保護和服務,但民政系統強制救助的做法并未在全國推廣。其次,部分家長并沒有履行監護人應盡的責任。
采訪中,賣花童家長李家美對記者說,為了維持家庭日常開銷,只能讓孩子上街賣花賺錢。不僅是李家美一家,在榕根社區生活的賣花童家境普遍較為貧困。而在家長帶領下,一個賣花女童每天可賺得20元至30元不等的收入。李家美說,只要孩子每天賣花能賺到50元,她便早早帶孩子回家。而在李家美們看來,似乎并不愿通過其他途徑賺錢。事實上,作為賣花童的監護人,李家美們的作法有悖相關法律。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