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公務員熱持續升溫,報考公務員的大學生數量年年遞增。甚至出現3000多人競爭一個公務員職位的地步。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令人擔憂。假如當今大學生就業都走公務員這一條路,各種人才都集中到國家機關,勢必造成人才埋沒和智力浪費。其結果必將影響社會其他行業的健康發展。
說起來,時代變遷總給人一種難以琢磨的輪回之感。想當年改革開放初期,許多大學生都夢想“下海”闖蕩一番事業,紛紛到企業去躍躍欲試,尋找個人發展機遇。只有不得已情況下才有人選擇到政府機關工作。而且,當時進政府機關當干部也不用像現在這樣參加統一考試,要過多道門檻。
可是,時過境遷,在當今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大學生到企業找工作,其經濟效益不確定,員工待遇難以確保,員工隨時有因企業倒閉而丟失飯碗的可能。大學生若自我創業更是風險重重。與之相比,近年來,公務員加薪不斷,職位穩定,還享受許多保障待遇。
在當前就業形勢異常嚴峻的情況下,公務員崗位越來越誘人,以致大學生紛紛拋棄理想、夢想和幻想,投奔公務員熱考大軍。其中,不乏一些諸如學精密儀器等專業的大學生被迫放棄自己的專業,也擁到公務員這條窄路上來,使本來就人滿為患的公務員隊伍呈現出趨之若鶩的局面。
應該說,大學生熱考公務員也是無奈之舉。我們不能怪罪大學生,怪只能怪就業環境還不完善,崗位制度還不夠平等。這就要求各地必須加快對公務員制度改革,讓明顯具有先天優勢的公務員與其他企業員工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公平競爭、共同發展。
首先,公務員隊伍要廢除崗位終身制,根據個人表現簽訂續聘合同,以此打破無論公務員業績表現如何只能調職而難以革職除名的舊框框。二是,公務員要打破工資待遇的“鐵飯碗”,實行績效考核制度,將個人收入拉開距離,根據個人業績好壞來評發工資獎金。三是,要實行公務員的工資調整與企業工資調整同步進行,形成各行各業齊頭并進、一碗水端平的社會公平局面。
相信通過對公務員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公務員崗位與企業員工崗位同處一個相對平等的位置時,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務員愛崗敬業、努力奉獻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激勵更多有學識才干的大學生自愿奔向就業面更為寬廣的企業行列,物盡其用,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其結果勢必降低不正常的公務員熱考溫度,促使社會實現均衡、和諧、穩定地發展。
作者:何會文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