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中小學生溺水事故又進高發期 遇險易驚慌失措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  時間:2011-07-19 17:22:42

      7月9日,3名年僅5歲的貴州籍男童被發現溺亡在臺山市四九鎮南村磚廠附近一水塘;

      7月6日晚上,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女學生在市區怡興苑小區游泳池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

      6月25日,臺山市白沙鎮五圍村發生3名10歲的四年級學生相約到潭江游泳不幸溺亡的事件;

      教育部門統計的近兩年江門學生非正常死亡的數字為前年:66人,去年:43人;

      江門每年學生非正常死亡最大殺手就是溺水,占80%;

      廣東省2010年學生死亡人數占比為:交通意外占30%、溺水60%。

      酷熱的天氣會把更多的中小學生吸引到清涼的水邊,今年入夏以來,中小學生發生溺水事故又已進入了高發期。面對一個個慘痛的教訓,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何類似的溺水事故一再發生?專家表示,暑期學生安全保障是一個社會綜合問題,需要家長、學校、政府部門、社會力量等各方共同參與。

      ◎數據溺水是“頭號殺手”交通意外是“二號殺手”

      今年入夏以來,中小學生發生溺水事故進入了高發期,全市近期已陸續發生多起學生的溺水事故。如6月26日晚6時28分,省政府應急辦官網發布消息《江門臺山市發生一起溺水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通報了6月25日臺山市白沙鎮五圍村3名四年級學生在潭江游泳時溺亡的情況。事件引起了教育部門、各學校和廣大網友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江門四市三區中小學生總數70萬,其中小學生占30萬,各中小學(幼兒園)已于7月10日正式放暑假。江門市教育局政體科科長阮昌國表示,“每年學生非正常死亡最大殺手就是溺水,占比例的80%。其中,絕大部分溺水個案都發生在外來工子弟和留守兒童身上,占總數的95%,本地學生溺水事故較少,第二個殺手就是交通事故。”

      廣東省2010年學生死亡人數占比為:交通意外占30%、溺水60%。為此,學生暑假交通安全也不容忽視。6月14日,江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發了通知,深入到轄區中小學校,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中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分析學生防范意識差遇險驚慌失措

      6月25日下午3時左右,臺山的于東海和同學余閱洋、唐東平一起去潭江游泳,余東海的妹妹跟到河邊后,余東海讓妹妹回家取他的游泳鏡,但小女孩拿著游泳鏡回到河邊,發現“哥哥和同學都不見了”,她不敢告訴大人,直到爺爺奶奶找哥哥吃晚飯,才發現余東海遇溺水的事情。7月6日晚,在江門市區怡興苑內不幸溺亡的四年級女孩小黃在怡興苑附近住,當晚7時多,小黃到小區游泳池游泳,“她和住在小區里的兩個同學一起游泳,”小黃的舅舅說,“后來,可能是發現小黃沉下去了,那兩個同學跑了,也沒有喊人來搶救。”

      為此,采訪過多次小孩溺水事故的記者總結出一個原因:“小孩遇到溺水事件,總是驚慌失措,而且不敢跟大人說,往往就這樣錯失了救人的時機。”

      ◎提醒假期老師鞭長莫及家庭監管缺失

      “在校期間,老師還能盯著孩子,可一放假,老師真的是鞭長莫及。”蓬江區一小學老師說,暑假期間,家長是學生的第一監護人,必須主動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與學校、社會一同合力,保障學生安全。

      筆者采訪了解到,一些有條件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到書店、科技館、青少年宮等地“看管”。不過一些外來工家長表示:“我們每日都要為生計奔波,一天24小時候盯住小孩不現實,也沒有足夠的錢來幫他們報名參加暑假的興趣班。所以,只能反復提醒孩子不要去江湖河畔玩耍,讓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阮昌國坦言,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功能,更多是在上學期間和校園內起到監護作用,在非上學期間和校外,暑假期間,僅靠教育部門一己之力顯然是難以完成這一目標,需要社會各界合力為學生安全筑起防線。據了解,6月份阮昌國還專門在電臺做了兩期兒童防溺水宣傳,此外還通過各種方式加強防溺水教育工作,“如《致家長的一封信》、短信和媒體廣告等”。由于暑假是溺水高發期,阮昌國指出:“光靠學校力量不足以做到預防工作,需要整個社會關注。特別是轄區內的山塘水庫等游泳黑點,必須豎立警示牌等。”

      ◎游泳館安全沒做好一切免提

      上周,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個游泳館,不少受訪的泳池工作人員都表示現在游泳館工作排第一位的就是抓好安全管理,“安全工作沒做好,其它一切都免提。”由于上周雨水較多,天氣比較涼爽,因此,上周前往游泳的學生并不算多。記者在江門市體校游泳館、東湖游泳池和五邑大學游泳池等多個市區泳池見到,與本月初相比,前來游泳的人少了很多,在泳池里嬉戲玩鬧的多是剛放暑假的學生。而在泳池旁邊,還坐著一些家長,救生員在岸邊來回走動。

      五邑大學游泳池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僅在深水區就有四個救生員負責泳客的安全。記者看到,救生員除了在岸邊走動外,還有的站在岸邊的高處,眼睛盯著泳池,嘴里叼著哨子,一發現泳池里有什么異常情況出現,立馬就會吹響嘴里的哨子提醒。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提醒泳客注意安全,泳池邊還用醒目的銘牌注明了該處的水深。

      一位陪同女兒來游泳的張先生向記者表示,暑期天氣炎熱,下學期就上四年級的女兒很喜歡游泳,為確保她的安全,每次女兒去游泳的時候,他和妻子都盡量抽出時間陪同,“特別是看到一些溺水事故發生后,更是擔心。但又不能不讓女兒去,就只有陪著了。”


      三招編織安全大網

      招數1讓孩子暑期有好去處

      有老師認為,有效防范溺水事故,最根本的辦法就是要讓孩子暑期有好去處。教育部門也表示:“必須教育學生在無成年人的陪同下不得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如河涌、水庫、山塘、湖泊和建筑工地上廢棄水池)游泳和抓魚摸蝦等。同時,要鼓勵有條件的家長盡可能在假期幫助其小孩到有資質的泳池學會游泳,增強學生自救自護的能力。”

      據悉,目前江門市的暑期游泳培訓班的收費基本在400—450元左右,一般為期15天,培訓時間基本上每天一個小時,平均起來一個小時將近30元。參加培訓班的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報名的人很多,以兒童為主。除了游泳培訓班,江門還有很多琴棋書畫等訓練班,無論是課程還是費用,學生可選擇空間很大。

      不過,一些家長反映江門適合學生活動的場所較少,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在暑假期間,多舉辦一些有益的社區活動。更有家長建議:“應該引導組織更多針對外來工子女等群體的公益夏令營,社會公共體育場館應該更多向學生開放。”

      招數2遠離各大野泳“黑點”

      據了解,近年來市區發生的學生溺水死亡事件中,事故發生地相對集中6個地方,分別為:中江高速西江大橋橋底、荷塘大橋橋底西江邊、新會三江深呂村一蓄水池、新會黃宣充紀念大橋橋腳、禮樂南沖水閘附近河道、江門河中江高速交匯處。

      在無監護人管時,學生要做到安全“6個不”:不得私自下水游泳;不得到設置有“禁止下水(游泳)”標志的水域游泳;不隨便到野外水域游玩;不要去河道挖沙坑地帶、水庫主干渠、不熟悉水域以及深水、冷水區污染水域游泳;不要在危險地段推拉玩鬧、清洗衣物、打撈物品等;不要在惡劣氣候條件下游泳。

      招數3增強救護意識

      遇到溺水時間,怎樣自救或者救人?據了解,溺水自救方法包括要憋住氣用手捏著鼻子避免嗆水;及時甩掉鞋子,扔掉口袋里的重物;不會游泳,要邊拍水邊呼救;順著水流,邊漂邊游不要徑直游向對岸方向,要稍偏;如有人相救,自己要盡量放松,不可緊緊抱住搶救者。

      在救溺水者上岸時,救人要快,但入水不可冒失,要避免因水淺使自己受傷;看清溺水人的位置,潛水,從后面接近用反蛙泳將對方拖至岸上,控水;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運,否則會危害到施救人員的安全。拖運時通常采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少年兒童見人溺水,要在岸上呼救、報警、拋木板或長桿相救,不可貿然親自下水救人,把事件及時通知大人。南方日報記者 肖艷霞 賀俊明 實習生 勞榮杰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