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廣州一省級幼兒園入學需一次購27件校服1065元”的帖子在微博和廣州本地論壇上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質疑該幼兒園通過賣校服“創收”,不少家長更是在網上互“曬”孩子入園開銷,直呼“傷不起”。該幼兒園負責人昨日解釋稱,除了一個書包,27件校服一年穿下來并不多,也并未強制家長購買校服。(9月1日《南方日報》)
校服大都是在園內穿,春夏春冬有個一兩套就可以了,一下就要求家長購買27件校服,這扎堆的校服,就算是每天都穿,也穿不完。何況幼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學期能夠穿,下學期不一定可穿,豈不是浪費。
按照園方的說法,校服憑自愿,不是強制購買,但是你不購買行嗎?幼兒在校就得聽老師的話,老師說要買你能不買?誰不愿買處處遇冷眼,該關心的不關心,該教的不教,座位排在最后,玩游戲不讓你參加,好機會不給予,不買帶來的損失更大,如今的家庭大都是獨生子女,學校和老師的話的有那個敢不聽,此種自愿與強制并非兩樣。
幼兒園購校服應該是有計劃,學生需要多少校服大概數目應該知道,即使沒有一點常識,沒有當過家的人也不可能給小孩一口氣準備27套,為何該幼兒園如此的熱心,其中自有其原因:校服雖小,里面的道道不小,一是關系,與給園方提供校服者不是一般的人,都是關系戶,這些關系得罪不起,即使不需要那么多,也硬著頭皮買。二是借此搞創收,把購校服當作賺錢的渠道,為單位謀利。一個學生配27套校服決非無緣無故,其中自有貓膩。
此園給幼兒配27套校服,對于家庭來說相應的要增加不小的負擔,而更主要的是造成大的浪費,這么多的校服輪來輪去也穿不舊,有的也許穿幾次就不能穿,有的也許原封不動的保存,這對幼小的兒童心靈帶來影響,無助于節儉意識的培養。此種花他人錢不心痛的敗子家習氣,對家庭對小孩都是一種傷害。
幼兒園出現此種超量購校服現象,不僅是當事者的問題,也說明對幼兒園的監管不嚴,購校服都到了想購就購,想購多少就購多少的地步,其它收費還會少嗎?因而,對于幼兒園的收費問題,校服等配置問題都應嚴格納入監管視野。對于27套校服應進行查處,看看其中有什么貓膩。鐘學城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