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課改“置之死地而后生”? 十年課改:改得怎樣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時間:2011-10-31 09:52:06

    課改,難道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杜郎口中學,新絳中學。

      一個在山東,一個在山西;一個是薄弱學校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有被撤掉的危險,一個是曾經的百年老校遭遇辦學危機——教師被挖走,生源質量、教學質量明顯下降。

      進行課堂改革,徹底改變教學模式是兩所學校的共同選擇。

      現在,他們在課改中聲名遠揚。

      有人說杜郎口中學,“沒了講臺,課堂亂了,學生反了,墻壁四周都是黑板了”。有人稱新絳中學,“每天只上半天課,下午全是自習”。

      無論是譏笑還是凝練,形式盡管各異,但“神”卻是相似的——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師生互動,共同發展。學生擁有他的表達權、話語權、選擇權……

      “預習、展示、反饋”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的三環:即先讓學生預習,然后把學習成果展示出來,最后圍繞問題組織反饋。

      “自主課”和“展示課”則是新絳中學對傳統課堂進行的流程再造,也就是半天上課,半天自習,但“學案”貫穿始終,學案編寫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將學習目標問題化。

      這正是以“自主、探究、合作”為主要目標的新課程改革所傳達的:開放、解放換來釋放、民主,自主換來了做主。

      “教改等于成績下降的怪圈”在這兩所學校被打破:中考率、高考升學率不降反升。

      兩所學校的變革告訴我們:只有發自內心的教育改革,才會有真正的生命力。

      不論是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課改在逐漸延展,課改被人們接受:已有100萬師生參與的由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發起的新教育實驗,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在寧夏、甘肅、新疆、安徽、云南十個農村縣區超過100所縣區學校推廣的“跨越式試驗”,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發起的“自然分材教學”實驗,青海吉美堅贊進行的民族教育改革……

      但任何教育改革都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

      一位來到杜郎口中學參觀的老師曾說過這樣的話:“我到杜郎口中學,就好像在百花叢中采摘了一朵非常鮮艷美麗的花。結果我發現這朵花在我的花瓶中很快枯萎了。原因在哪里?因為我僅僅是采摘了一個枝條而已,沒有把根移植過來。”

      在現實中,課改卻往往是反反復復,樣子學是學了,卻沒有效果。折騰來,折騰去,老師、學生早已是身心疲憊,課堂反成了痛苦、受罪。

      其實,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基點在哪里?中央教科所研究員儲朝暉用“四重門”來闡述:事實上我們現在的課堂之所以是這樣的課堂,相當于多重門起了阻礙作用,第一道門就是學生能不能做學習的主人,接下來教師能不能做教學的主人,后面一道門是校長能不能做學校的管理主人,最后一道門是師生能不能做評價的主人。四道門同時起作用,只要沖破四道門,每個老師就知道怎樣教、每個學生就知道怎樣學。


    課改,期待的是什么

      “課堂教學改革核心價值觀到底是什么?”這曾是杜郎口中學校長崔其升一直追尋的一個問題。

      “是尊重。”他解釋,這個尊重不是表層意義上的,是真正打動心靈。他能夠走出來站在講臺上,把自己對問題的總結、解析、解讀,把他的思路、才智演示出來、講解出來讓大家欣賞。

      如果繼續十年前的追問,我們關注課改,關注的是門類、課時、內容、教材,關注的是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管理方式,但這不是全部。

      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一線教師、校長關注課堂問題、關注教研問題、關注文化問題,通過課程改革影響學校、通過學校向全社會傳達文化的追求,我們期待新的課程文化。

      “我愿意用這樣的詞匯描述,就是民主、開放、科學、平等、對話、協商,這些文化的訴求可能是新課程更加重要的歷史使命。”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任劉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改革一定伴隨制度重建、一定沖擊文化傳統、一定觸及人的心靈。教育方式改變可能要五到八年,但是文化改變需要二十年甚至更長。

      “這次改革非常奇怪、非常奇妙,是從課堂教學改革開始,完全要尋找全新的課堂介入。”在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卓玉看來,這一新模式從課堂必然走向學校,從教學走向教育,引發一系列教育變革:課堂,由學習的起點變為學習的中間環節,學生學習起點不是老師開始講課,是學生自主學習,而且那個起點決定后邊整個學習環節,包括最后中考、高考質量。課堂由聽講的場所變為交流、探究、共享的場所。

      對教育而言,很多東西不可丈量,也不可能即刻顯現,卻能夠滲入我們的肌體。比如,對每個人而言,我們都不是旁觀者,是平等的參與者。在學校如此,在社會上也是如此。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有其他原因嗎?”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引用喬布斯之語表示:各種改革實踐仍然處在探索之中,遠非完美,人們對各種不同模式都有批評和質疑,我們需要通過交流和討論凝聚共識,提升和超越。需要從課程改革走向素質教育,從教育方法的變革走向真正的變革。(記者靳曉燕)


      ■背景鏈接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等單位日前發布的“教師對新課改的評價”以及“2011年中小學教學公眾滿意度”網絡調查顯示:

      新課改的理念深入人心

      74%的教師認同“合作、自主、探究”新課改的理念,對“您所在學校新課程改革開展得怎樣”的提問,有63%的中小學教師認為新課改在自己所在的學校正在積極開展。

      對新課改的實際成效評價不高

      教師對課改的總體評價表示“很滿意”的僅為3.3%,“滿意”的為21.3%。

      在對“繁、難、偏、舊”的課程內容的改變上,21.7%的教師認為“有改變”,40.3%的教師認為“差不多”,還有25%的教師認為“比過去更難”了。另外,有高達73%的老師認同“新課改后學科知識體系不夠系統,教學難度加大”的意見。

      調查顯示,新課改在城鄉之間、中學和小學之間均存在較大差異。62%的老師基本認同“新課改在城市還可以,問題主要是在農村學校”的觀點。

      對小學課程和教學滿意度最高

      公眾對小學、初中、高中課程和教學滿意度依次為:17.6%、13.8%、12.4%。對三個教育階段的課業負擔均不太滿意,表示很不滿意、不太滿意的比例依次為:66.5%(初中)、61.7%(小學)、58.2%(高中)。

      2001年秋季,新一輪國家級基礎教育改革實驗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體現著素質教育新理念的義務教育新課程在實驗區首次試用。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做到師生教學相長、共同發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鼓勵研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探索中小學評價與考試的改革,試行評價的新方法正是課改的主要方向。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物网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人人玩|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丁香花高清在线观看完整版| 日本无卡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强行交换配乱婬bd|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canopen永久| 恋男乱女颖莉慰问军营是第几章|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色噜噜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性色av闺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欧洲美女与动性zozozo|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福利片一区二区| 国产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观看| 麻豆国内精品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不卡| www视频在线观看| 希崎杰西卡一二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星空无限传媒好闺蜜2|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下载 |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