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他,是“90后”,中小學時學習成績常常倒數第一,高考成績差錄取學校投檔線100分,是常人眼中的“差生”……但是,僅21歲的他,就有自己的科技公司,擁有31項專利,多數專利還是上中學時獲得,有的現已轉化為實用產品,遠銷海外。這樣的成果,在國內同齡人中恐也沒有第二人。他就是太原小伙兒、現就讀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牛培行。他有怎樣的成長經歷?對我們又有何啟示?
????美國人看上他的發明
????眼前的牛培行,穿著紅色帽衫、牛仔褲,帥氣靦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青年有著不平凡的發明生涯。
????高一那年,牛培行看電視時,發現外國人跳踢踏舞很有意思,便有了靈感:“如果有一種鞋,不僅可以正常走路,穿上它跳舞,還能發出不同聲音,那該多好?”“電子琴鞋”由此產生,并獲國家發明專利。后來,這項專利被美國一家公司看中并購買。同時,牛培行的另一項節水裝置發明,也被這家公司看中,并愿出資數千萬元購買其專利,后因金融風暴,致使這項協議擱淺。這期間,美國公司多次表示愿資助牛培行出國深造。
????物理電池、虹吸管……截至目前,被人們稱為“發明家”的牛培行已獲得31項國家發明專利和新型實用專利。寫不滿黑板、汽車防撞救護裝置等八件作品,已被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收藏。他在高中時研發的第一代防觸防脫防熱插座,獲得國家發明展銀獎,并以良好的節電性能與安全效果,被選為上海世博會山西館專用插座和饋贈貴賓專用紀念品。
????倒數第一的“差生”
????擁有這么多項專利,牛培行一定是個“好學生”吧?恰恰相反,他是常考倒數第一的“差生”。
????“沒上學的時候就特別淘氣、貪玩,家里的鐘表、打氣筒啥的,他沒有不敢拆的。”牛培行的父親牛慶一說起來兒子就打開了話匣子。
????“上學以后,更讓大人發愁。不聽講、不寫作業、不記筆記,上課老走神兒,經常被老師罰站。三年級前,老是全校最后一名,我們都不知道讓老師叫了多少回,他媽每次去完學校都是紅著臉回來的。同事們說起孩子考了多少分,我們都躲得遠遠的,實在是沒臉說自家孩子的分兒。”牛慶說。為此,父親給他轉了三次學,但他學習依舊毫無起色,仍舊“愛玩”,癡迷在自己的小制作里。
????看到學習無望,父親就想讓他學“一技之長”,書法、音樂他看不上,堅持要報“小制作班”,父親拗不過他,只好讓他學。從此,牛培行同“船”、“飛機”、“潛水艇”等手工玩意兒正式結緣。剛開始,父親不給他買制作材料,他就在上下學的路上撿東西,修車鋪扔掉的輻條、螺絲、爛木頭片……他認為有用的都往家里撿。看到孩子對發明如此執著,當父親的也覺得“難能可貴”,于是,不再干涉他。說來也怪,這一年,他的考試成績第一次沒再墊底,進入中下等行列。
????小學畢業時,牛培行制作的風力帆船獲得我市中小學生科技發明獎,也是他人生第一個獎。
????幸運之神兩次降臨
????升入初中后,牛培行的“老毛病”又犯了。上課不專心聽講,就喜歡悄悄擺弄他的小玩意兒,手里不是攥個小電機,就是拿個小螺絲。但是,數學和物理兩位代課老師卻特別喜歡這個學生,甚至把學校的實驗室鑰匙給了他,鼓勵他自己動手搞發明。同時,還給他“開小灶”,因為他們發現:“牛培行的發散性思維特別好”。一段時間后,牛培行的數學成績已經升到了班里中游,而物理成績沒下過95分。這一時期,他的“電光筆”、“寫不滿黑板”等發明陸續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考什么高中,肯定考不上。”中考前,父親看著兒子的成績,感到升學無望了。中考時,牛培行的成績雖然在本校還不錯,但仍不夠重點高中的錄取線。山大附中得知牛培行在發明創造上很有特色后,盡管牛培行的成績比該校最低錄取線還差44分,仍破格錄取了他,同時,還特意給他配了一間實驗室和4名輔導老師。三年間,他做了上百個航模和小制作,創新意識同他的發明數量一樣,與日俱增。
????高中階段,牛培行學習成績依然排在后面,高考成績與他報考的學校也有較大差距。但還是憑借發明成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低于在山西投檔線100分的分數,特招了牛培行。
????他為發明而生
????看到媽媽用廢水沖廁所費勁,牛培行就做了個能把廢水壓到高位的改水裝置;因為上課老走神兒錯過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內容,他就利用皮帶輸送機原理做了“寫不滿黑板”……靈感的迸發源于愛觀察的眼睛和愛琢磨的腦筋,牛培行的每一個發明,都是“玩”出來的,可這“玩”卻不一般,它透著專注和執著。
????為了搞制作時方便,上大學后,牛培行讓父親為他買了一臺銑床,就放在他的實驗室里,可是他覺得用起來不方便,就想把它改成數控銑床,別人看來是癡人說夢。一年時間里,除了上課,他就在實驗室里鼓搗,忘記吃飯是常事,如果太晚了,就在實驗室地上放幾塊木板湊合一宿,連做夢也多是如何改裝。他上網查資料,到二手市場買材料,和專家討論,就這樣,數控銑床還真讓他給改成了,同學和老師都嘆為觀止。
????“別看他學習老是倒數第一,可在高中時,他在學校的借書量那可是第一名呢!都和發明有關。另外,從小到大,他搞發明時,不知道多少次用刀子誤傷了手,血淋淋的嚇人,現在手上還很多疤呢,就這也沒說不干!”牛培行認真鉆研的勁頭,讓父親感到很欣慰。
????牛培行對發明創造似乎充滿無盡的興趣和熱情,再加上他的認真和執著,發明之路盡管艱辛卻也鮮花盛開。
????七項發明開花結果
????截至目前,牛培行已有七項發明專利轉化為產品。其中,廢水再用節水器被我市一企業“相中”,并簽下投資金額高達260萬元的合作協議。防脫防觸防熱系列插座得到了國家資金扶持,并已陸續上市,國內外企業爭做代理商。2009年,在科技部門的扶持下,山西培行高科電器有限公司誕生,產品均為牛培行設計。截至目前,公司已有員工百余人,集研發、制作、銷售為一體。因牛培行還在上學,公司主要由其父打理,只有碰到“技術難題”的時候,牛培行才“現身”解決。
????“其實我很普通,只是別人喜歡打籃球啥的,我喜歡玩小玩意兒,興趣不同。”牛培行這樣評價自己。以前,對于枯燥的課本知識不感興趣的他,現在,專業課學習已游刃有余了。
????大學里的牛培行依然離不開他的發明,而且更注重科技含量。兩年里,他制作的航模,屢屢在全國大賽中獲獎。他設計的汽車轉向架,使駕駛員在打轉向時不會感受到離心力。另一發明液晶遮光板,可運用在飛機、汽車的前擋風玻璃上,在強光或夜間駕駛時,使駕駛員不受迎面光源的影響,達到安全駕駛。目前,這兩項也都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保護孩子“愛玩”天性
????在不久前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教師培訓會上,被譽為中國創造學肇始者之一的關原成這樣評價牛培行:具有發明家和科學家的素質,是真正的人才。
????因為老師沒有“嫌棄”他,至今,牛培行對就讀過的十三中念念不忘。該校車校長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價值,學校教育最終是要讓每個有特色的孩子沿著自己的道路發展。現在教育的難題,不是教給孩子們如何搞創造,而是如何不抹殺孩子的創造力。”
????市教育學會副會長、省科技創新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裴丹是創新教育的推動者,他認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育者有責任準確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長,因材施教,扼殺孩子的特長并使其個性得不到充分發揮,那是失敗的教育。”裴丹建議,教育應當樹立新的質量觀,出臺新的評價標準,“好學生”與“差生”不能僅憑文化成績好壞來評判,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才是檢驗素質教育的標準。只有基礎教育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高等教育才能培養出拔尖人才,國家的科技發展才能走得更遠。(記者張曉麗)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