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江蘇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省教育廳廳長沈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崔佳明 攝
“‘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這是江蘇建設教育強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要落實好的兩大任務。”江蘇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省教育廳廳長沈健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沈健說,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在報告中,對江蘇實現的第一個率先向著第二個基本現代化的率先邁進的征程當中,“我個人覺得最主要的是要通過科技創新,通過人才,同時奠定我們厚實的教育的基礎來實施。”
沈健坦言,就教育而言關鍵在“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在落實好這兩大任務的過程中,以樹人為根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促進教育公平為重點,以教育規劃改革為動力,以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和努力爭取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為保障,教育在江蘇第二個率先當中,要很好的發揮作用和做出貢獻。
“要優質精品的發展基礎教育”。沈健告訴記者,學前教育江蘇有行動計劃,2011年新建的幼兒園,全部要按照江蘇省內優質園的標準建設;到2012年江蘇所有的幼兒園,不論公辦民辦全部都要達到合格幼兒園的標準;到2015年,優質園的達標75%以上,80%以上的適齡兒童都要在優質園學習。
沈健坦陳,當前,江蘇教育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他表示重點研究解決,一是抓好學前三年教育,努力緩解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二是優質均衡地發展義務教育,努力縮小義務教育階段,城鄉、區域和校際之間的差距;三是創新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江蘇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有用人才,特別是經濟的轉型和轉變增長方式所需要的各類技能型人才,以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四是多樣化、突出化發展高等教育,豐富高等教育內涵,進一步豐富教育質量。
沈健表示,在基礎教育階段,江蘇各地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南京實行的是助學券的制度,江蘇有的地方正在醞釀學前一年的免費教育等。這些都由各地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探索有效做法。
談及高等教育,沈健說,要實施好本科生的質量工程和研究生創新培養工程,加強江蘇高校的源頭創新基礎研究,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產學研的合作。他表示,“我們要不斷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繼續實施好江蘇高校的特級教師計劃和骨干教師、校長的海外研修計劃。同時要擴大我們教育的對外開放,增加國際間的教育合作交流,把它作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路徑之一。”
令江蘇和沈健引以自傲的是,目前江蘇的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已經處在全國的最前列。展望未來,沈健說,通過努力,江蘇教育質量會更高,教育公平能夠發展得更好,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更高。(記者崔佳明 吳瞳)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