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廣州市荔灣區新暉學校的校車 記者陳曄華攝
????新華網廣州11月11日電 題:是情緒失控還是管理失察?廣州一農民工子弟學校老師讓遲到學生互扇耳光事件調查
????因為坐校車遲到幾分鐘,廣州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新暉學校的兩名五年級學生被老師要求互扇耳光達3分多鐘,最后還被老師打了數個耳光。這個過程被同車的學生拍下視頻后上傳到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一些專家認為,此事凸顯農民工子弟學校師資不足、教師素質不高等問題,這些教師既不善于管理學生,也不善于管理自我情感,被調皮學生一激就情緒失控,使出種種非教育手段對付學生。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管理和支持,進一步提高農民工子弟學校老師的整體素質。
兩名學生坐校車遲到 老師讓其互扇耳光
????日前,一段“無德老師校車逼學生互扇耳光”的視頻在網上流傳,發帖的網友稱,因為兩名學生坐校車遲到,老師讓他們互扇耳光作為懲罰。
????視頻中可以看到兩名身穿校服的小學生在行駛的校車上互扇耳光,在長達3分多鐘的時間里,他們一直重復著相同的動作。校車上坐滿了穿校服的學生,有學生回過頭來看他們,也有人在笑。視頻進行到3分多鐘時,一名教師模樣的年輕男子從車頭的座位上走到兩名學生身邊,對其中一名連打幾個耳光。被打的學生顯得不知所措,直往后躲,男子對兩名學生訓斥幾句后,才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視頻曝光后,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很多網友對老師的做法感到震驚和氣憤,紛紛譴責老師“無德”,一些網友還擔心,此事給學生留下心理創傷。網友“房紹丞”說:“這就是一名栽培祖國花朵的教師應有的素質嗎?!” 網友“偉豪happy”說:“真不敢相信老師會令遲到學生互相掌摑耳光,太無德了。在全班同學面前互相扇耳光,兩個孩子受到的是‘人格的侮辱、尊嚴的踐踏’,必然會給學生留下嚴重的心理創傷。”
記者調查 校方稱老師“情緒失控”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前往廣州市荔灣區新暉學校了解事件真相,該校孫校長告訴記者,視頻曝光后,學校讓謝老師觀看了視頻。“小伙子當場哭了起來,他承認自己當時‘情緒失控’,對不起學生和家長。”
????據孫校長介紹,視頻中兩名互扇耳光的學生是該校五年級學生,他們平時放學后坐校車經常遲到,導致其他同學要等他們。讓學生互扇耳光的老師是初二級教數學的謝老師,平時放學后負責跟校車。11月7日下午4點多,這兩名學生坐校車時再次遲到,他們上車后,謝老師就讓他們互相打耳光。后來,謝老師可能覺得他們打得不夠認真,自己過去動手打了他們幾個耳光。孫校長說,謝老師畢業于江西一所師范學校,今年9月1日來學校工作,擔任初二年級的數學老師,此前曾經在江西一所公辦學校代課一年。發生這個事后,學校已召開全體教職員工會議,對此事進行通報,宣布辭退謝老師的決定。隨后打電話向兩名學生的家長道歉,得到了他們的諒解。而謝老師被辭退后就離開了學校,并更改了手機號碼,再也無法聯系上。
????在采訪的過程中,一些老師和學生認同老師“情緒失控”的說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老師告訴記者,她負責教初中的物理,雖然很少跟謝老師打交道,但感覺他并不是脾氣暴躁的人。謝老師負責跟校車,要負責車上所有孩子的安全,準時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每天早出晚歸,壓力肯定比較大。
????據其介紹:新暉學校是一所農民工子弟學校,有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九個年級,在校學生1700多人。老師工作量大,學校老師的工資普遍不高,她也是今年9月到學校工作,一個月試用期后,每個月工資也就2000多元。
????一名姓黃的初三學生說,感覺老師壓力挺大的,因為學校管理很嚴,老師一旦犯錯就要被扣工資。而且一些老師工作量大,一星期上十幾節課,還要跟車,有些同學很頑皮,很難管,常常把老師氣得不行。
????新暉學校旁邊一個停車場的管理員說,新暉學校的校車每天早上6點10分左右就出門接學生,下午放學后4點10分左右送學生回家,有時候回來都要晚上六七點了,跟車的老師確實很辛苦。
專家點評 農民工子弟學校普遍師資不足 提高教師素質是關鍵
????老師讓學生互扇耳光的視頻曝光后,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一些網友認為,這位90后老師不僅有辱教師形象,也深刻反映出學校在教育好學生的同時,要不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避免體罰學生的悲劇再次發生。網友“jingjing__麗娟”說:“任何職業,上崗前的道德補課是不是該被提上議程了呢?敬畏生命個體,堅守道德底線,尊重你我他人。”
????一些專家則認為,這件事凸顯農民工子弟學校普遍師資不足、教師素質不高等問題。民工子弟學生面向外來工,收費高了招不到生,收費低了保不了本。夾縫中生存,要壓縮成本,自然要向教師薪酬開刀。要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關鍵是要提高教師的素質,教育部門的支持非常重要。
????教師除了會講課,管理學生、管理自我情緒也是必備技能。特別一些學校調皮搗蛋孩子多,有的家長不太善于配合學校管教孩子,對教師的這兩項管理技能的要求更高。而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教師,恰恰在這兩個管理方面存在嚴重不足。
????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李偉成曾經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發展做過調研,他說,很多農民工子弟學校為了增加利潤,盡可能壓低各種成本,包括校園建設、師資配備、教師工資等,這根本留不住素質高的老師。另一方面,近年來公辦學校老師的收入增加,物價飛漲,但農民工子弟學校老師的收入卻沒有同步提高,很多老師覺得勞動得不到尊重,紛紛想改行,或通過考試等途徑進入公辦學校。在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等壓力下,再加上學校內部管理出現問題,導致一些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出現非教育手段,比如體罰、責罵、羞辱等。
????此外,公辦學校的教師可以定期參加教育部門組織的培訓指導,但民辦的外來工子弟學校老師沒有這樣的機會,他們跟公辦學校的教研系統、培訓系統都不接軌。大部分地方的教育部門都沒有把民辦學校特別是農民工子弟學校教師納入培訓范圍,導致這些學校的老師在工作技能、師德師風等方面無法得到很好的提升。
????民辦教育專家、廣東信孚教育集團董事長信力建也告訴記者,跟公辦學校相比,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老師素質不高、收入低、壓力大是不爭的事實。農民工子弟學校老師的月收入是兩三千元,大概是公辦學校老師收入的1/4,“什么樣的工資就招什么素質的人”。此外,由于師資不足,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老師必然是上課時間長、工作量大。而很多學校連生存都有困難,更不會有資金和精力去為老師提供培訓,教育部門又沒有將農民工子弟學校納入培訓系統,教師也很難通過其他途徑去提升自己的素質。
????李偉成認為,學校和學生的好壞,教師是決定的因素。教育部門和學校都應該吸取這件事的教訓,對老師管理在前,把提升外來工子弟學校的教師素質放到一個更重要的位置,不要等出了問題后才進行處罰和反思。政府有關部門和學校都要把關心外來工子弟學校的發展作為重要課題,把這些學校的發展納入管理中,包括納入培訓、教研、管理系統等各方面,幫助農民工子弟學校充實師資,提高老師的整體素質。(完)
(編輯:王小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