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3日消息? 今年7月16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廷析因病去世,年僅44歲。“我是帶著感恩、幸福和愉快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的。我此生只追求忠誠,上對國家,下對學生。”這是這位“海歸”青年科學家留給世界最后的話。
????“廷析天天往醫院跑,但從來都是去看他的實驗。”在22日舉行的追憶會上,劉廷析的生前好友張雁云說著說著就紅了眼眶:“如果他能夠及早治療,或者安心休息,至少有可能緩解。”
????劉廷析生于1967年12月,貴州省貴陽市人,1996年在武漢同濟醫科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同年來到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血液病專家陳竺院士。1999年取得博士學位后,劉廷析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Dana-Farber癌癥研究所進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他婉拒了美國導師的挽留,毅然回國,在上海組建實驗室,主要使用斑馬魚這一發育——疾病模式生物體,進行分子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等方面研究。
????斑馬魚的基因和人的基因高度相似,劉廷析認為它可以在白血病研究中起到重大作用。由他率先創建的有效的、可遺傳的、組織特異性的斑馬魚基因敲減技術,為解決斑馬魚基因功能研究所面臨的“瓶頸”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
????張雁云回憶說,劉廷析非常寶貝他的魚,他對斑馬魚模式研究中心的管理也嚴格到苛刻。但是有同行相求,他從不吝嗇,還熱情地教給他們養殖技術。目前,斑馬魚資源庫和技術平臺已為國內多個科研單位提供了斑馬魚正常或突變品系資源、進行人員技術培訓及課題合作。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國家的52個實驗室也相繼前來索取相應實驗資源。
????回國6年來,劉廷析將全部身心投入祖國科學事業,孜孜不倦,取得了國內外有目共睹的科研業績,在《自然》《血液》《細胞研究》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共發表科研論文17篇,被聘為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承擔多項國家級和上海市級科研項目。6年間,他先后培養出了1個博士后、4名博士和2名碩士。“他曾說到60歲,要培養出100個博士,沒想到……”劉廷析的學生井長斌說到這里難忍悲痛。
????“劉廷析曾說,遺傳有兩種,一種是生理上的,一種是學術氣質上的,他就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把他的學術氣質傳給了學生。”張雁云說。劉廷析的學生中,獲得中科院和上海市級榮譽的學生遠高于平均水平,他的學生發表的論文影響因子也在專業中名列前茅。
????“不要害怕,要相互關愛、彼此忠誠。”這是劉廷析臨終前對學生的囑托。如今,劉廷析走了,他的學生們還在實驗室里井然有序地做著實驗、寫著報告、討論項目進展,好像他從未遠離。
????“炎夏夜夢長,忽驚晨星落;難別手足情,濁淚忍愈多。攻堅君猶在,坦蕩兼執著;丹心化神奇,科學終伏魔。”這是聞悉劉廷析早逝的噩耗后,他的恩師陳竺院士含淚寫就的一首五律詩,寫出了他的思想,他的生命。(記者鄒瑞玥)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