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的大連某報,刊登了一封“道歉信”:梁老師,我是謝某某,我在這里為我做的事向您道歉,我知道我傷害了您,請您一定要原諒我。
從語氣上看,這應該是學生寫給老師的,但未提及老師全名和學校名稱。
昨晚6時許,記者獲得最新消息:當事老師已被解除聘用合同。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12/14/c51380ab7b9ad1f37debec67ada8f238.jpg)
昨日,棋盤小學門外,記者遇見了謝姓學生母親。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12/14/45c5607a902460599ae537eb561c07e3.jpg)
道歉信位于報紙B16廣告專版右下角,約1/4名片大小,夾在百業信息中毫不顯眼。本組圖片由記者 李毅 攝
這其中藏著怎樣的故事?
知情者:學生說老師“彪子”是因為多收0.5元?
記者了解到,這名謝姓學生在大連市甘井子區棋盤小學六年級某班就讀,聊天時說鄰班班主任梁老師是“彪子”,恰好被梁老師聽到,梁老師遂要求謝姓學生和家長道歉。
謝姓學生的父母表示愿意在全校師生面前公開道歉,但未獲梁老師同意,只得按照梁老師的要求,花了260元在大連某報刊登了這封道歉信。
一位知情者告訴記者,謝姓學生隨打工的父母從吉林來大連已有3年,在甘井子區棋盤小學就讀,因在老家耽誤了幾年,雖已15歲,但還在讀小學6年級。“大約一個月前學校收費,一個班收30元錢,另一個班收30.5元。謝姓同學和另一個班的學生聊天,談起兩個班收費不一,謝姓學生隨口說‘你們老師是彪子’,正好被那位同學的班主任梁老師聽到。”這位知情者描述,“孩子跟老師道歉了,但向父母隱瞞了此事。20天后,梁老師要求的家長到校期限已過,雖然學生家長愿意道歉,但老師要求登報。 ”
這位知情者表示,“彪子”在大連是一些人的口頭禪,并不一定是真的說對方如何如何,“孩子小,說話也是無心的,我覺得梁老師這么較真沒有必要”。
學生母親:“不希望事情鬧大,只是按老師說的做了”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棋盤小學。一名中年女子表情凝重走出校園。記者追問得知,女子名叫張佳鳳,正是謝姓學生的母親。張佳鳳對登報道歉一事言語吞吐,只是表示“不希望事情鬧大,畢竟孩子還要在這上學,只是按老師說的做了”。“您對老師的要求怎么看? ”記者問。“能咋看?老師讓登報道歉就登報唄……”張佳鳳回答。“這件事發生后,尤其是登報道歉后,孩子狀態怎么樣? ”記者問。“孩子沒啥事,一直在正常上學。 ”張佳鳳說,她和丈夫真不想把事情弄得這么大,只是想小事化了息事寧人,“我一直都認為過錯是孩子的,現在老師受到不好的影響,我們也不想這樣。 ”
當事老師:以“很忙,不方便接”掛斷電話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在該校門口遇見正要離開的甘井子區教育局工作人員。一位高姓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正在調查,一旦有了處理結果,將向媒體公開”。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撥通梁老師電話。 40多歲的梁老師表示“很忙,不方便接”,隨即掛斷。
記者再次電話聯系該校辦公室,一位周姓老師表示,梁老師目前仍在正常工作。
區教育局:當事老師解聘開展師德大討論
昨晚6時許,記者獲得最新消息:甘井子區教育局對棋盤小學校長及梁姓班主任全區通報批評,向當事學生及家長道歉,扣除梁老師全年校內津貼,依據《大連市事業單位聘用合同規定》解除梁老師聘用合同并履行相關手續。將以此為鑒在全區開展師德大討論,加強對教師師德教育和警示教育,歡迎對學校監督。
觀點
老師要求欠妥解聘是否太重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認為,梁老師要求登報道歉欠妥。相對于老師,學生是弱勢地位,當面道歉是平等,登報道歉是隱形壓迫。師生關系不是公共關系,公開道歉對孩子心理容易產生傷害。
而如果將該教師作為反面教材,用解聘處理來警示其他教師,則是不負責任的做法。雖然該老師做法欠妥,但老師也是人,也會犯錯誤,應該給他改正的機會,這樣的處理對他來說不公平。
沈陽師范大學社會學學院院長劉平表示,按常理老師不會介意學生的只言片語,梁老師反應過大是否有其他原因?教育主管部門短時間內拿出如此之重的處理結果,在維護學生利益的同時,是否侵害了教師權益?這一處理結果是否有規章可循?應該徹底、公開地調查,既還學生一個公道,又給梁老師一個適當的處罰,而不是被社會壓力所左右,將梁老師解聘以求速效。(特派大連記者李毅)
(東北新聞網 李毅)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