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海南中小學考試排名禁而不止 有人歡喜有人愁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李佳飛  時間:2011-12-22 10:33:11
    ????有家長認為:排名打擊孩子自信心;有家長表示:知道排名能更了解孩子
      
      隨著期末考試日期的臨近,“考試排名”在一些學校又成了敏感詞。自2006年起,教育部門下文明令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考試成績給學校和學生排名,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然而因為種種原因,不少學校仍明里暗里地給孩子排名。有關人士認為,取消排名不應該盲目地一刀切,學校如何把握好度才是關鍵。
      
       有人歡喜有人愁
      
       2006年,教育部發布《貫徹〈義務教育法〉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辦學行為的若干意見》,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嚴格控制學生在校考試次數,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不得按考試成績對學生排名。”之后不久,我省教育部門便出臺相關規定,明確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對考試成績排名。
      
      禁止考試排名,首先表示歡迎的便是學生。小劉如今已是一名大四學生,她在中學階段經歷了取消考試排名前后的變化。她向記者描述稱:“當時一位成績相對一般的好朋友,因為每次考試后都會公布名次,臨考總是特別緊張。取消考試排名以后,這位朋友和很多同學一樣都松了一口氣。我當時的成績在班上屬于前幾名,但對排名也很有壓力,因為每次都很擔心名次會下滑,公布排名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挺重的心理負擔。”
      
      不過,在學生們感覺輕松的時候,一些家長們卻糾結了。海口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兒子現在某中學讀初一,平時考試通常只知道分數,很少知道排名,他都不清楚兒子在班級和學校具體處于什么樣的位置,而更令他感到憂心的是,“沒有考試排名的壓力,我們很擔心孩子學習不夠專心,因為他的興趣愛好有很多,可是,將來考高中、考大學還是要看重成績,看重排名的呀!”王先生希望學校還是應有所排名,給學生適當的壓力,“因為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隱性排名普遍存在
      
      記者調查得知,與禁止考試排名之前相比,海口各中小學明目張膽進行考試排名的現象確實少了很多。但同時,隱性排名卻屢見不鮮。
      
       “我們考試不是每次都排名的,但是像期末考這樣的大考一般都會排名。”海口市某小學六年級學生蔡同學告訴記者,他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屬于中上游,對考試排名已習以為常。
      
       “期末考試后,班主任會將孩子的考試成績和排名都告訴我們,每學期都這樣。”海口金盤某學校初二學生家長符女士對記者說,她不知道還有禁止排名的相關規定。
      
      王老師是海口市某重點中學的語文老師,據她介紹,學校大張旗鼓將學生考試成績進行排名的情況的確很少,但是學校內部將學生成績進行統計和排名也是有的,并且,隱性排名方式也有很多,例如學校只公布前10名或者前20名同學的名單,其他同學的成績和名次只與學生和家長作“個別交流”或“私下了解”。學生可查詢自己的分數和名次,卻不知道別人的成績。
      
       把握好度是關鍵
      
       “取消單純地對考試成績進行排名,主要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因為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偏小,心智發展尚不成熟,承受壓力以及正確看待排名的能力較低,排名的負面效應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長。”談及學生成績排名,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訓院副院長符揚暉告訴記者,取消排名并不是最終的目的,事實上,教育系統每學期都要進行評估考核,各個學校也要考察教師的教學成效,學生的考試成績都不可避免地要進行統計和比較,這實際上就有排名過程。
      
      海南華僑中學副校長王繼源認為,恰當的排名手段,對于開展教學工作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僑中早已取消了單純將考試成績進行排名的做法,而是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評價機制,將學生的德育、社會實踐、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同時列入考核,對學生做一個全面客觀的評價,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會與學生和家長進行“個別交流”。王繼源認為,在利用隱性排名的時候,如何把握好度非常關鍵,“既要讓學生感覺到適當的壓力,但又不會成為學生過重的心理負擔”。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